[发明专利]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6704.4 | 申请日: | 201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9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夏品清;夏华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品清 |
主分类号: | F02M13/08 | 分类号: | F02M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2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油气 两用 化油器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它主要包括化油器上体、底杯、电磁阀、燃气控制装置、微动开关和输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上体、底杯和燃气控制装置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电磁阀横向安装在底杯的旁侧,所述电磁阀的阀针横向穿过底杯的杯体,且所述阀针末端封堵在油井座的取油孔上,所述油井座位于底杯内腔底部;所述燃气控制装置的壳体具有燃气进气口和排气阀座,所述排气阀座上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外端设置有手柄和拨杆;所述排气阀座的燃气出气口经输气软管连接至化油器本体的燃气进气口,所述微动开关安装在排气阀座的外壁上,转动手柄,所述拨杆会压制或松开微动开关上的翘板,所述微动开关与电磁阀电气连接,以便控制电磁阀阀针的伸出或缩回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杯经穿设在其底面中部的连接件与化油器上体的主油井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井下端插入油井座中,且所述油井座的上端口与主油井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底杯底部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与油井座相通,且所述沉孔与油井座同轴,所述沉孔上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自下而上设置,并与主油井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与主油井上设置有取油通路,所述取油通路与取油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杯外周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燃气控制装置的壳体周侧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经螺栓连接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控制装置的壳体具有一小气室和一大气室,所述小气室为进气室,所述大气室为减压排气室,所述进气室的底部具有进气口,所述小气室与大气室的交界处两侧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设置有铰接支杆和翘柄,位于进气室一侧的翘柄上安装阀片,所述阀片封堵住进气口,位于减压排气室一侧的翘柄上安装复位弹簧,所述小气室上方密封设置有较小上盖,所述大气室上方设置有弹性隔离膜片和较大上盖,所述弹性隔离膜片的中部与翘柄可拆连接,所述较大上盖的周部经螺钉锁付在壳体上,所述较大上盖的中部设置有大气通孔,所述底杯底部沿径向方向设置有大气连通沉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内端为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阀杆上还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阀杆安装槽和拨杆安装孔,所述阀杆经安装在排气阀座外壁上的定位板实现安装和定位的,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螺钉孔和用于与阀杆安装槽卡接配合的长槽孔,转动手柄,可使该通孔与排气阀座的燃气出气口相重合或者相错开,以实现燃气控制装置排气通道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有两个,其一是较小通孔,其二是较大通孔,所述较小通孔和较大通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上体的阻风门上没有开设通孔,所述阻风门的门轴伸出化油器上体的端部上设置有调节块、复位扭簧和帽盖,所述帽盖套在复位扭簧的外侧。
9.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1)当发动机需要用汽油时,转动手柄,使手柄处于用油的指示位置;此时,燃气控制装置的排气阀关闭,且微动开关的翘板被拨杆按压,微动开关及电磁阀得电,常闭式电磁阀的阀针缩回,汽油从底杯的取油孔流进油井座中,在通过取油通路流向化油器本体的主量孔中;(2)当发动机需要使用燃气时,转动手柄,使手柄处于用气的指示位置;此时,微动开关的翘板与拨杆分离,微动开关及电磁阀失电,常闭式电磁阀的阀针伸出,取油孔封闭;但燃气控制装置的排气阀被开启,燃气从燃气控制装置的燃气进气口吸入,进入到燃气控制装置的壳体内进行减压和雾化后从排气阀排出,经输气软管通向化油器本体的燃气进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品清,未经夏品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67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