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6704.4 | 申请日: | 201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9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夏品清;夏华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品清 |
主分类号: | F02M13/08 | 分类号: | F02M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2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油气 两用 化油器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及其工作方法,主要应用在油气两用的双燃料发动机上。
背景技术
化油器(carburetor)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化油器作为一种精密的机械装置,它利用吸入空气流的动能实现汽油的雾化的。它对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发动机的“心脏”。其完整的装置应包括起动装置、怠速装置、中等负荷装置、全负荷装置、加速装置。化油器会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需求,自动配比出相应的浓度,输出相应的量的混合气,为了使配出的混合气混合的比较均匀,化油器还具备使燃油雾化的效果,以供机器正常运行。
双燃料发动机是一种能够使用汽油燃料和液化石油气燃料或天然气作为燃料新型发动机,它具有高效低污染排放技术特点,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现有的化油器多数是仅使用在汽油上,无法给双燃料发动机提供燃料。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设计对现有的化油器进行的了改进,一般是在现有的化油器上增设一燃气进气口,然后将燃气从该进气口送入。由于燃气从燃气罐中流出时是具有较大气压的,直接将燃气罐接到化油器上是不行的,需要对燃气先进行减压和雾化,即化油器还需要配备燃气控制装置等。现有的化油器与燃气控制装置是单独的部件,使用时,需要分别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上,整体布管布线杂乱,且占用空间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紧凑的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该化油器设计合理,结构非常紧凑,它能为发动机供油和供气,并且油气切换快速,操作简便。
该一体式油气两用化油器主要包括化油器上体、底杯、电磁阀、燃气控制装置、微动开关和输气软管,所述化油器上体、底杯和燃气控制装置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电磁阀横向安装在底杯的旁侧,所述电磁阀的阀针横向穿过底杯的杯体,且所述阀针末端封堵在油井座的取油孔上,所述油井座位于底杯内腔底部。
所述燃气控制装置的壳体具有燃气进气口和排气阀座,所述排气阀座上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外端设置有手柄和拨杆;所述排气阀座的燃气出气口经输气软管连接至化油器本体的燃气进气口。
所述微动开关安装在排气阀座的外壁上,转动手柄,所述拨杆会压制或松开微动开关上的翘板,所述微动开关与电磁阀电气连接,以便控制电磁阀阀针的伸出或缩回工作。
进一步,所述底杯经穿设在其底面中部的连接件与化油器上体的主油井相连接。具体为:所述主油井下端插入油井座中,且所述油井座的上端口与主油井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底杯底部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与油井座相通,且所述沉孔与油井座同轴,所述沉孔上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自下而上设置,并与主油井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与主油井上设置有取油通路,所述连接螺栓具有轴向通道和径向孔,所述轴向通道和径向孔相连通,所述取油通路与取油孔相通。
为了实现底杯与燃气控制装置的紧凑连接,所述底杯外周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燃气控制装置的壳体周侧对应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经螺栓连接件相连接。
燃气控制装置的结构,本申请人在先已申请过专利,专利号为:201320676930.X,名称为:燃气控制装置。但为了使现有的燃气控制装置能好地应用到本申请中,本申请发明人对其进行了改进,具体为:所述燃气控制装置的壳体具有一小气室和一大气室,所述小气室为进气室,所述大气室为减压排气室,所述进气室的底部具有进气口,所述小气室与大气室的交界处两侧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设置有铰接支杆和翘柄,位于进气室一侧的翘柄上安装阀片,所述阀片封堵住进气口,位于减压排气室一侧的翘柄上安装复位弹簧,所述小气室上方密封设置有较小上盖,所述大气室上方设置有弹性隔离膜片和较大上盖,所述弹性隔离膜片的中部与翘柄可拆连接,所述较大上盖的周部经螺钉锁付在壳体上,所述较大上盖的中部设置有大气通孔,所述底杯底部沿径向方向设置有大气连通沉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品清,未经夏品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6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