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菌类豆瓣酱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1569.2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8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樊胜华;樊基胜;许立武;方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A23L1/28;A23L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菌类 豆瓣酱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菌类豆瓣酱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人们以大豆或蚕豆为原料,根据需要加入小麦粉,令其天然发酵,制作曲。之后,在曲中加入盐水,装入壶中,将壶置于室外,经过日晒,沐浴露水后发酵,制作出酱。豆瓣酱是酱的一种,以大豆或蚕豆为主要原料制造而成。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百灵和牛肝菌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发现菌类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属于物美价廉的健康食品,而豆瓣酱则是拥有着广大受众群体的日常食品。因此,研制一种能够结合两者优点的家用食品,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豆瓣酱与菌类相结合的美味可口,保健养生,营养丰富的保健菌类豆瓣酱及其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健菌类豆瓣酱,由豆瓣酱、食用油、中草药、菌类和辅料组成,所述食用油包括有红花籽油、葶苈子油、黑芝麻油、花生油和桃仁油,所述中草药包括有甘草、肉桂、砂仁、川芎,所述菌类包括有平菇、金针菇、鸡腿菇、松乳菇,所述辅料包括有孜然、香草、蒜泥、五香粉、食盐和味精,所述各组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豆瓣酱30-40份、食用油5-10份、中草药2-6份、菌类20-30份和辅料10-15份,所述食用油内各组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红花籽油4份、葶苈子油8份、黑芝麻油2份、花生油1份和桃仁油1份,所述中草药内各组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甘草8份、肉桂3份、砂仁5份、川芎15份,所述菌类内各组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平菇12份、金针菇25份、鸡腿菇4份、松乳菇15份,所述辅料内各组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孜然4份、香草15份、蒜泥5份、五香粉8份、食盐1份和味精1份。
进一步的,所述各组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豆瓣酱30份、食用油5份、中草药2份、菌类20份和辅料10份。
进一步的,所述各组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豆瓣酱40份、食用油10份、中草药6份、菌类30份和辅料15份。
进一步的,所述各组分的质量份数配比为:豆瓣酱35份、食用油7份、中草药4份、菌类25份和辅料13份。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保健菌类豆瓣酱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选用豆瓣酱30-40份、食用油5-10份、中草药2-6份、菌类20-30份和辅料10-15份,其中豆瓣酱内无其他杂质,食用油为经过压榨而成、且无异味,菌类为七成熟、表面无腐烂、形状完整。
2)将中草药加入与其等重量的水进行熬制,并将熬制后的汁液冷却备用;
3)将菌类中的进行平菇、鸡腿菇、松乳菇进行切片,每片切至六毫米厚度后,与金针菇混合,并放入锅中,与步骤2)中的汁液混合加热,待完全熟化后,滤去汁液备用;
4)将辅料与食用油进行搅拌,待完全搅拌均匀后,备用;
5)将步骤3)与步骤4)中的材料进行混合,并加入豆瓣酱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盛入坛中密闭绝氧“瓮制”,发酵二个月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豆瓣酱、食用油、中草药、菌类和辅料相辅相成的制法,将中草药中的增加食欲、除臭、健脾、活血融入菌类中合为一体,并搭配香气怡人、增进食欲的辅料,以及具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的混合的食用油,并搭配家喻户晓的豆瓣酱,不仅味道可口、香气怡人,且能增进食欲,保健养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1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营养食物
- 下一篇:一种改善胃肠功能的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