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芋组培繁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7967.5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5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莉;秦松;任鹏鸿;焦绪栋;崔玉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宋鹰武;沈祖锋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菊芋 繁殖 方法 | ||
1.一种菊芋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
将所述外植体接种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在23℃-25℃下,暗培养至出现愈伤组织,其中,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添加有0.8mg/L-1.6mg/L 6-苄氨基腺嘌呤和0.2mg/L-0.5mg/L萘乙酸的MS培养基;
取所述愈伤组织,将其切成小块,转接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在23℃-25℃下,光照培养至长出不定芽,其中,所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添加有1.0mg/L-2.0mg/L 6-苄氨基腺嘌呤和0.1mg/L-0.3mg/L萘乙酸的MS培养基;
将所述不定芽转移至继代培养基中,在23℃-25℃下,光照培养20-25天,形成继代苗,其中,所述继代培养基为添加有1.5mg/L-2.0mg/L 6-苄氨基腺嘌呤的MS培养基;
将所述继代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在23℃-25℃下,光照培养15-20天,形成生根的组培苗,其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为添加有0.2mg/L-0.6mg/L吲哚丁酸的1/2MS培养基;
取出所述生根的组培苗,洗去所述组培苗的根部的生根培养基,栽入基质中,再移栽至大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芋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植体为菊芋的块茎、茎段或叶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菊芋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植体为块茎时,对所述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的方法如下:
将所述块茎采用自来水冲洗,接着采用清洗液浸泡,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去皮,切去芽点部分,并用无菌水冲洗,切块后采用0.1%升汞灭菌7min-8min,再采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菊芋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植体为茎段时,对所述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的方法如下:
将所述茎段采用自来水洗净,接着采用无菌水冲洗,切段后采用0.1%升汞灭菌5min-6min,接着采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菊芋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植体为叶片时,对所述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的方法如下:
将所述叶片采用自来水洗净,接着采用无菌水冲洗,然后将所述叶片剪成条状,再采用0.1%升汞灭菌4min-5min,接着采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芋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还可添加0.1mg/L-0.5mg/L的2,4-二氯苯氧乙酸。
所述继代培养基中还可添加0.1mg/L-0.3mg/L的萘乙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芋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所述愈伤组织,将其切成小块,转接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在23℃-25℃下,光照培养至长出不定芽的步骤中,光照时间为14h/d-16h/d,光照强度为600lux-1500lux。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芋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不定芽转移至继代培养基中,在23℃-25℃下,光照培养20-25天,形成继代苗的步骤中,光照时间为14h/d-16h/d,光照强度为600lux-1500lux。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芋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继代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在23℃-25℃下,光照培养15-20天,形成生根的组培苗的步骤中,光照时间为14h/d-16h/d,光照强度为600lux-1500lux。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芋组培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为质量比1:3:1的泥炭土、土壤和有机肥的混合物或质量比1:1的草炭土和蛭石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79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胶伺服推胶机构
- 下一篇:一种拼板布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