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稞银耳红曲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9280.5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0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强;苟小军;颜军;陈封政;梁立;宋芹;姚倩;刘嵬;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61010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耳 制备 红曲 发酵 固体培养基 孢子悬浮液 保健功效 保健饮品 发酵底物 市场发展 红曲粉 红曲菌 红曲霉 青稞粉 熟化 食用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稞银耳红曲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青稞银耳红曲茶的制备方法包括:1)红曲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2)固体培养基的制备;3)发酵;4)青稞银耳红曲粉的制备;5)熟化青稞粉的制备;6)青稞银耳红曲茶的制备。本发明公开的青稞银耳红曲茶以青稞和银耳作为红曲霉发酵底物,以青稞为主料,以发酵后的青稞银耳红曲作为辅料,混合制得保健饮品茶,既提高了青稞的食用价值,开拓了其应用范围,同时又具有青稞和银耳及红曲的营养价值和相应保健功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茶及食品发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青稞银耳红曲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稞的营养成分具有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的特点,符合人类健康的膳食结构;其活性成分β-葡聚糖更是具有降血糖、血脂,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是青稞原料口感粗糙,消化率低,其面筋蛋白含量低,支链淀粉含量高的特点更是限制其应用。
银耳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高,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赖氨酸含量较高,且各氨基酸比例较为接近人体所需;含脂类较少,多为磷脂,特别有益于高血脂、血压及动脉硬化的患者;含有粗纤维,有益于老年便秘患者;其中的银耳多糖更是具有抗癌、抗肿瘤、抗衰老、增强免疫力、降血糖、血脂等作用。但是银耳多糖为大分子化合物,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红曲霉是传统的药食同源真菌,生长过程中能代谢多种产物,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癌、抗肿瘤、抑菌等作用。
茶具有益思少睡、助消化、明目利尿等功效,而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在发酵加工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酶促化学变化,使里面的物质改变并产生新物质,具有温胃驱寒,化痰、开胃的新功效。因此,将青稞银耳红曲引入到传统的饮用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目前,现有技术尚无利用青稞和银耳作为红曲霉菌发酵的底物,制备青稞银耳红曲茶的方法和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青稞和银耳作为红曲霉菌发酵的底物,制备一种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抗衰老的茶饮品,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青稞银耳红曲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红曲霉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将红曲霉菌接种到麦芽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活化,用无菌水将斜面孢子洗涤下来并转入无菌器皿中,充分振荡打散孢子团,并过滤除去菌丝,用无菌生理盐水调整孢子悬浮液浓度,最终制得浓度为105~106个/mL的红曲菌孢子悬浮液;
2)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将青稞米清洗后蒸煮、沥干水分、打散、冷却,备用;将银耳烘干后粉碎、备用;按重量份数计,取所述备用青稞3-5份、银耳2份,加水将其混合均匀,其中,加水量为混合物料总重量的20%~80%(w/w),将混合物高压蒸汽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
优选地,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将青稞米清洗、烘干后破碎至4~8瓣,室温浸泡10~16h,沥干后蒸煮20~40min,取出打散、摊凉,备用;取银耳于55~65℃烘干4~6h,粉碎至18~40目,备用;按重量比2:1取所述备用青稞和银耳,加水将其混合均匀,其中,加水量为混合物料总重量的20%~80%(w/w),将混合物120~125℃高压蒸汽灭菌15~25min,冷却制成固体培养基。
3)发酵:将步骤1)制得的红曲菌孢子悬浮液按5%~20%(w/w)的接种量接种到步骤3)所述固体培养基中发酵,制得青稞银耳红曲;
其中,优选地,所述发酵步骤中所述红曲菌孢子悬浮液的接种量为10%~15%(w/w)。
4)青稞银耳红曲粉的制备:将步骤3)所述青稞红曲烘干粉碎得青稞银耳红曲粉;
其中,优选地,青稞银耳红曲粉的制备步骤为:将步骤3)所述青稞红曲60℃~80℃烘干至恒重后,粉碎制得40~120目青稞银耳红曲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92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传输模块和摄像装置
- 下一篇:免疫诱导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