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干燥土壤的有机复合肥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1351.0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4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孙雨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雨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干燥 土壤 有机 复合肥料 | ||
1.一种适合干燥土壤的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复合肥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油菜籽饼颗粒15~18份,甘蔗残渣颗粒8~10份,农田熏土颗粒8~12份,草木灰3~4份,生石灰0.5~1份,磷酸二氢铵1~2份,尿素4~5份,松木碎屑颗粒10~12份,活性炭1~2份,鸽子粪便颗粒5~7份;所述的适合干燥土壤的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如下:
1)将购得的甘蔗茎秆经过榨汁处理后,得到的固体甘蔗残渣,将固体干燥残渣投入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操作,烘干温度100~105℃,烘干完成后,将甘蔗残渣投入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操作,粉碎操作后得到颗粒直径为0.5~0.8cm的固体颗粒;
2)将市面上购得的油菜籽饼投入到水池中进行浸渍操作,浸渍过程中辅助搅拌,浸渍30~45min,浸渍完成后过滤,得到的油菜籽饼颗粒,将油菜籽饼颗粒投入烘箱中进行烘干操作,烘干操作完成后进行粉碎,粉碎后得到粒径为0.5~1cm的粉末颗粒;
3)将农田土壤表层土在枯枝的燃烧炉中进行熏制,熏制1~2h,熏制完成后,将其经过粉碎和筛选操作后得到粒径为0.2~0.3cm的固体颗粒;
4)将市面上购得的鸽子粪便进行晒干操作,晒干后的鸽子粪便的含水率不超过10%,经过粉碎后得到鸽子粪便颗粒;
5)将松木枝条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处理完成后在100℃下烘干,得到粒径为0.3~0.5cm的固体颗粒;
6)将配方中相应质量的草木灰,生石灰,磷酸二氢铵,尿素投入到混料机中进行混料操作,充分混合1~2h后,得到无机混合肥料;
7)取配方中相应质量的步骤1)中的甘蔗残渣颗粒,步骤2)中的油菜籽饼颗粒,步骤4)中的鸽子粪便颗粒,步骤5)中的松木碎屑颗粒投入到混料机中进行混合操作,得到有机混合肥料;
8)将步骤6)和步骤7)中得到的肥料投入到造粒机中进行造粒,造粒完成后,得到混合肥料颗粒;
9)将步骤8)中得到的混合肥料颗粒投入到包衣机中进行包衣操作,包衣操作过程中缓慢加入相应质量的步骤3)中得到的农田熏土颗粒和市售的活性炭颗粒,其中包衣过程中需要加入蒸馏水,最终得到成品的有机复合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干燥土壤的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鸽子粪便颗粒过晒干和筛选处理,得到的粒径为0.5~1cm的固体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干燥土壤的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田熏土颗粒为农田表土用枯枝、落叶、草皮、稻根、秸秆等熏制而成,经过粉碎处理得当粒径为0.2~0.3cm的固体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干燥土壤的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菜籽饼颗粒为油菜籽饼经过粉碎处理后得到的粒径为0.5~1cm的粉末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干燥土壤的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蔗残渣颗粒为甘蔗茎秆经过去汁和干燥处理后,得到的含水率小于10%的固体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干燥土壤的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木碎屑颗粒为松木枝干经过粉碎和烘干处理后得到粒径为0.3~0.5cm的固体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干燥土壤的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复合肥料中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油菜籽饼颗粒17份,甘蔗残渣颗粒9份,农田熏土颗粒11份,草木灰3.8份,生石灰0.7份,磷酸二氢铵1.6份,尿素4.5份,松木碎屑颗粒11.5份,活性炭1.4份,鸽子粪便颗粒7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干燥土壤的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9)的操作过程中,蒸馏水的用量为有机复合肥料固体物料总质量的5%~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合干燥土壤的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馏水在添加的过程中与农田熏土颗粒和活性炭颗粒进行预混操作,预混20min后将其混合物缓慢加入到包衣机中进行包衣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雨桢,未经孙雨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13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护板
- 下一篇:一种车身线束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