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牦牛肌纤维类型组成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1614.8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云;褚敏;梁春年;郭宪;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张秋云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牦牛 肌纤维 类型 组成 荧光 定量 pcr 检测 引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肌纤维类型的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领域,具体涉及牦牛肌纤维类型组成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牦牛是分布在青藏高原为中心及其毗邻的高山、亚高山地区的牛种,为牧民提供奶、肉、毛、役、燃料等生产和生活资料,具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牦牛常年采食天然牧草,其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特殊的风味物质,是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绿色食品(阎萍,2012),其肉品质性状一直是牦牛遗传育种领域研究的热点。
肌纤维是骨骼肌的主要组成成分,肌纤维类型的差异会导致骨骼肌生理与代谢特征上的差异,进而引起肌肉品质的差异,是影响肌肉品质的重要因素。肌纤维类型主要有三种分类方式:第一类是依据骨骼肌形态与生理差异进行分类;第二类是利用组织化学方法对肌纤维进行分类;第三类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基于肌球蛋白重链(MyHC)不同的亚基结构进行分类(Bottinelli et al., 2000)。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于mRNA的检测方法开始广泛应用于肌纤维的分类和定量,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具有简单、高效、准确等特点。多项研究表明荧光定量PCR(Q-PCR) (Kuang et al., 2014; Zhang et al., 2014)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出四种MyHC亚型,分别是I、IIA、IIX和IIB型,并预测各种类型肌纤维的含量(Talmadge et al., 2014; Zhang et al., 2014)。目前对于牦牛肌纤维类型的研究,相对较少,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牦牛肌纤维类型组成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基于不同类型的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设计特异引物,并测定mRNA表达量,进而分析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含量,提供了一种比组织化学评定更为准确、可靠以及操作简单的牦牛肌纤维类型组成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牦牛肌纤维类型组成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所述引物为针对牦牛MyHC I基因序列的SEQ ID NO.1和SEQ ID NO.2,针对牦牛MyHC IIA基因序列的SEQ ID NO.3和SEQ ID NO.4,针对牦牛MyHC IIX基因序列的SEQ ID NO.5和SEQ ID NO.6,牦牛MyHC IIB基因序列的SEQ ID NO.7和SEQ ID NO.8。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牦牛肌纤维类型组成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是取牦牛肌组织进行总RNA提取并检测RNA纯度和浓度后,将总RNA反转录成cDNA并以牦牛GAPDH基因为内参基因进行质量检测,再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同样以牦牛GAPDH基因为内参基因进行统计分析即可。
进一步的,上述的牦牛肌纤维类型组成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所述牦牛MyHC I基因序列为SEQ ID NO.9,牦牛MyHC IIA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0,牦牛MyHC IIX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1,牦牛MyHC IIB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2。
进一步的,上述的牦牛肌纤维类型组成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牦牛MyHC基因的mRNA序列作为模板设计如上所述的特异性引物;
2)从牦牛肌肉组织样品中提取总RNA并检测RNA纯度和浓度:
A)、取100mg牦牛背最长肌组织,用液氮磨成粉末装入1.5m1的EP管,加1ml裂解液RZ;
B)、将匀浆样品在15-30℃放置5min,使得核酸蛋白复合物完全分离;
C)、4℃,13400×g离心5min,取上清,转入一个新的无RNase的离心管中;
D)、加入200μl氯仿,剧烈振荡15 sec,室温放置3min;
E)、4℃,13400×g离心10min,样品分成三层:黄色的有机相,中间层和无色的水相,RNA在水相中,水相的体积为所用裂解液RZ试剂的50%,把水相转移到新管中,进行下一步操作;
F)、缓慢加入0.5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将得到的溶液和沉淀一起转入吸附柱CR3中,4℃, 13400×g离心30sec,弃掉收集管中的废液;
G)、向吸附柱CR3中加入500μl去蛋白液RD,4℃,13400×g离心30sec,弃废液,将CR3放入收集管中;
H)、向吸附柱CR3中加入700μl漂洗液RW,室温静置2 min,4℃,13400×g离心30sec,弃废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1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带机
- 下一篇:注塑机液压油内循环式定模板铸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