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损耗纳米晶锰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1209.4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9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魏瑞明;戴建中;邹仲鹤;俞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铭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34 | 分类号: | H01F1/34;C04B35/26;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袁红红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饱和 感应 强度 损耗 纳米 晶锰锌 铁氧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锰锌铁氧体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损耗纳米晶锰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n-Zn铁氧体又称磁性陶瓷,是具有尖晶石结构的软磁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磁导率、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较小的矫顽力、较高的电阻率等优点,广泛用于计算机、通信、雷达、空间技术和家用电器等领域。
目前,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电力电子器件向小型化、轻薄化和多功能化方向的发展,软磁体在这些设备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为缩小体积、降低功耗等不可缺少的组件。而现有的Mn-Zn铁氧体材料不能完全满足上述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损耗纳米晶锰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适用小型化、轻薄化和多功能化应用需求的纳米晶锰锌铁氧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损耗纳米晶锰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原料:称取质量百分比为45~53%的FeSO4·7H2O、25~37%的ZnSO4·7H2O和18~22%的MnSO4·4H2O作为主成分;称取质量百分比为50~55%的CuSO4·5H2O、15~20%的CuO、10~18%的Fe2O3和18~22%的NiO作为辅助成分;
(2)混料:将步骤(1)称取的主成分先后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混合搅拌至全部溶解,再将称取的辅助成分先用球磨机研磨后,然后将其加入主成分的溶液中,磁力搅拌后超声分散均匀;
(3)共沉淀反应:向步骤(2)中超声分散均匀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分散剂,然后边磁力搅拌边加入氨水至pH值为9~10,加入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反应;
(4)微波加热:将步骤(3)中共沉淀反应后的混合溶液移至微波炉中进行微波加热;
(5)过滤、洗涤、干燥:将步骤(4)中经微波加热后的混合溶液减压过滤,并将滤渣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真空干燥;
(6)烧结成型:将步骤(5)中干燥后的滤渣粉碎后压制成所需形状坯块,然后连同模具转入带程序升温功能的惰性气体气氛的窑炉中烧结,烧结工艺为:以50~80℃/h 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加热到500~550℃,保温时间45~55min,随后以150~250℃/h 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800℃~1000℃,保温时间60~90min,最后,在惰性气氛下自然降温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损耗纳米晶锰锌铁氧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其与所述主成分的质量比例为0.2~0.5:6~8。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沉淀剂为(NH4)2C2O4·H2O,其与所述主成分的质量比例为0.5~0.8:6~8。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微波加热的条件为:功率300~800W,时间10~25min。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超声分散的时间为15~30min。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条件为:80~100℃,20~30min。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6)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损耗纳米晶锰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容易实现,由其制备的纳米晶锰锌铁氧体的性能较传统材料有很大的进步,具有超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高、超低的功耗和电阻率,综合性能优异,完全适用于小型化、轻薄化和多功能化的应用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铭磁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铭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1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