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自动化生产系统及智能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9769.4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1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碧陶;姚科;高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郑泽萍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自动化 生产 系统 智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自动化生产系统及智能生产方法,该生产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中央控制系统、自动上下料系统、注塑设备、机械手、传送系统和包装设备,自动上下料系统、注塑设备、机械手、传送系统、包装设备以及中央控制系统之间通过现场总线连接,中央控制系统用于接收自动上下料系统、注塑设备和机械手所反馈回来的传感数据并发送到云端服务器以及对相应的设备进行优化调度控制,云端服务器用于对中央控制系统发送的传感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后形成对应的数据文件,并生成相应设备的优化控制决策后发送给中央控制系统。本发明可以进行智能化注塑生产,大大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广泛应用于注塑自动化生产行业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自动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自动化生产系统及智能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过程是把高分子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通过外力把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挤入到模腔并保持一段时间,最后冷却开模,取出工件。现有的注塑生产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一、生产环境恶劣,例如车间温度很高、加热期间高分子材料会散发出臭味、注塑设备会产生较大噪声等,这些恶劣的环境严重影响人的健康;二、生产过程大部分依赖人工操作,如取件、产品检测和分流以及包装等,一方面人工操作的安全性较低、效率较低,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下降,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已不再存有优势,导致这种生产过程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低下等;三、生产商只关心成本、效率和产品质量,没有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预测,无法及时地进行生产线维护从而降低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自动化生产系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智能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中央控制系统、自动上下料系统、注塑设备、机械手、传送系统和包装设备,所述自动上下料系统、注塑设备、机械手、传送系统、包装设备以及中央控制系统之间通过现场总线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系统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用于接收自动上下料系统、注塑设备和机械手所反馈回来的传感数据并发送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对中央控制系统发送的传感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后形成对应的数据文件,并生成相应设备的优化控制决策后发送给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还用于结合云端服务器发送的优化控制决策对相应的设备进行优化调度控制。
进一步,所述自动上下料系统的进料口设有用于检测原料容量的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注塑设备的模腔里设有用于检测模腔内材料的质量、压力和均匀度的电容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机械手的取件臂上设有智能摄像头,所述机械手的抓盘上装有刀具。
进一步,所述注塑设备和机械手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注塑设备之间通过现场总线实时交换所采集的传感数据并互相学习彼此的控制方法和加工工艺,多个机械手之间通过现场总线实时交换所采集的传感数据,并互相学习彼此的取件时间、路径规划和速度控制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自动化智能生产方法,包括:
自动上下料系统自动填充高分子材料并自动将高分子材料传送到注塑设备进行注塑;
机械手根据设定的最优取件方案从注塑设备上取出注塑产品并检测产品质量后根据质量等级将注塑产品分放到传送系统;
传送系统将注塑产品传送到包装设备处进行包装后分发运输;
自动上下料系统、注塑设备和机械手均实时采用传感器采集生产过程的传感数据并发送到中央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未经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9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