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及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和卧式连续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1513.7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7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肖福魁;杨金海;赵宁;李绍果;杜彦革;杨娟;高未敏;张建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大连市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7/38 | 分类号: | C07D317/38;C07D317/36;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尿素 合成 环状 碳酸 连续 反应 工艺 卧式 原料 混合器 反应器 | ||
1.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分别连续送至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的混合器多元醇进口、混合器尿素进口和混合器催化剂进口,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从卧式原料混合器的前部进入到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中,在混合器搅拌、混合器上挡板和混合器下挡板的作用下,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在卧式原料混合器中混合并向后移动,并在混合器外加热夹套加热到所需要的混合温度下形成均匀的原料混合液,原料混合液从位于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后部的混合器出料口流出进入卧式连续反应器中;
(2)步骤(1)原料混合液经调节阀调节流量后,从卧式连续反应器的前部的反应器原料入口进入到卧式连续反应器中,在反应器搅拌、反应器上挡板和反应器下挡板、由反应器外加热夹套和反应器内置加热管加热控制的所需要的反应温度下、以及所需要反应压力下,原料混合液在卧式连续反应器中由前向后移动,并进行反应,反应产生的氨气以及多元醇气体通过置于卧式连续反应器顶部的反应器排气口直接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凝下来的多元醇重新回流到卧式连续反应器中,氨气去真空系统,未被气化的多元醇、环状碳酸酯、催化剂所组成的反应液由位于卧式连续反应器后部的反应液出料口采出,去后处理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尿素及催化剂的混合过程由一台或多台串联的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台串联的卧式原料连续混合器,其大小一致或不一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台串联的卧式原料混合器为2-5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混合温度为25-1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原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是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镁、碳酸锌、碳酸锂、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锌、氧化锶、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多元醇、尿素以及催化剂的加入质量比为76—240:40—60: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反应过程由一台或多台串联的卧式连续反应器完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台串联的卧式原料连续反应器,其大小一致或不一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台卧式原料连续反应器为2-5台。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连续反应过程中,反应条件为:压力40-600mmHg,温度120-20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连续反应过程中,卧式连续反应器中的液位不超过卧式连续反应器容积的2/3,也不少于反应器容积的1/5。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素合成环状碳酸酯连续反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碳酸酯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或碳酸甘油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大连市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大连市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15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伊马替尼杂质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检测肼的近红外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