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站锅炉螺旋式除渣装置及除杂装置的安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2101.5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4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巨伟;杜传国;段继国;宋朝辉;曲克刚;王建勇;张启昌;吕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1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锅炉 螺旋式 装置 安装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锅炉螺旋式除渣装置及除杂装置的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现代大型火电厂锅炉除渣装置是锅炉的重要部件,对锅炉的安全及长期经济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除渣装置安装质量影响到锅炉的炉底漏风,漏风系数每增加0.1~0.2将使电站锅炉净效率降低0.2%~0.5%,对于300MW机组每年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3~110万元;同时漏风系数每增加0.1,引风机电耗将增加43kW·h,送风机电耗也会随之大幅增加,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密封性能好的除渣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能好故障率低的电站锅炉螺旋式除渣装置及除杂装置的安装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站锅炉螺旋式除渣装置及除杂装置的安装工艺,包括捞渣机和炉膛,其特征是:所述捞渣机为螺旋式捞渣机,所述螺旋式捞渣机的下部设有轨道,所述轨道的下部设有支撑件。
为保证密封性能和连接稳定性,所述支撑件通过螺栓和一次灌浆层固定在炉膛内;所述轨道通过二层灌浆曾固定在炉膛内。
一种电站锅炉螺旋式除渣装置的安装工艺,其特征是:采用如下安装工艺、螺旋式捞渣机轨道的安装、螺旋式捞渣机放置、渣井组合、吊挂,渣井自支撑钢柱安装,渣井平台扶梯安装、渣井就位,螺旋式捞渣机安装、螺旋式捞渣机转动设备检查、附属管道安装。
所述螺旋式捞渣机轨道的安装时,需要设备清点、检查、编号、运输和基础检查和划线两道准备工作;
1、设备清点、检查、编号、运输
设备开箱后核对清单,认真检查设备数量是否齐全,尺寸、规格、材质及设备外观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设备部件编号并作好记录。螺旋式捞渣机使用25t平板车运输,其他设备使用10t以下运输车。
2、基础检查、划线
复核炉膛中心线,以炉膛中心线为基准定位螺旋式捞渣机安装中心线。
以土建提供的基准点复查螺旋式捞渣机轨道、渣井自支撑钢柱基础纵横十字中心线,若偏差过大则应适当的调整,在基础上划出安装基准线;复查各基础标高,并在基础上设置标高基准点。
所述 螺旋式捞渣机轨道安装
首先用地脚螺栓上的螺母将轨道的埋件按照标高调整好后进行一次灌浆,达到强度后安装轨道。轨道安装前一定要测量螺旋式捞渣机轨轮的实际间距,根据实测间距安装,轨道安装后重点测量轨道的标高、水平度以及轨道之间的间距,以免造成螺旋式捞渣机不能顺利的滑动。待数据合格后按图纸要求将轨道与埋件焊接,并灌浆。
所述 螺旋式捞渣机现场放置采用如下工艺
1.螺旋式捞渣机拖运滑道布置
在螺旋捞渣机设备运至施工现场前,沿螺旋式捞渣机轨道炉后方向平行铺设[12槽钢,两槽钢之间加斜撑加固以保证拖运滑道的稳定性。拖运滑道与螺旋式捞渣机正式轨道平直对接(为增强对接强度,槽钢与轨道对接处外侧进行焊接)。
2.螺旋式捞渣机拖运
将螺旋式捞渣机设备在前烟道钢支架安装前运至施工现场,将其就位于拖运滑道上,由于螺旋式捞渣机底部为活动滑轮支撑,可沿轨道方向移动,利用5t手拉葫芦将螺旋式捞渣机沿拖运滑道从炉后直接拖至安装位置:
1)螺旋式捞渣机到位后向炉后方向拉出约3米,给渣井组合及就位留有足够的空间。
2)此方法减少了螺旋式捞渣机的运输及吊装就位难度,有效的节省人力及机械台班,到达降本增效的目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所述除杂装置的安装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渣井组合、吊挂工艺如下;
1 渣井组合
该渣井为双W型自支撑式渣井,尺寸较大,因此在组合安装时将其分为两大件组合。
1)渣井散片运至冷灰斗下方,用槽钢制作临时支架,将侧板支起后组对、点焊固定。
2)整体组合完后测量渣井上下口尺寸,符合要求后进行密封焊接,焊接采用跳焊、间断焊方法减少焊接变形。
3)为便于螺旋式捞渣机就位,渣井下部密封插板在螺旋式捞渣机就位后再用螺栓连接。
2 渣井吊装
吊装时充分考虑组件重量,合理选用钢丝绳、链条葫芦及吊挂点。根据渣井吊装方案,在冷灰斗下方组合完毕后,临时吊挂于冷灰斗上,吊挂高度高于渣井自支撑钢柱上平面约300mm,以便于渣井自支撑钢柱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2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