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9977.2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石辉;张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省级 电网 静态 安全 辅助 决策 方法 | ||
1.一种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在线安全稳定分析系统提供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越限信息,包括基态越限及N-1越限情况;
基于最优日前发电计划,建立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模型,将省级电网主网等效为节点-支路拓扑结构,以综合控制代价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所述综合控制代价为控制调节代价与计划偏差代价的加权和;
将机组出力调整、水电机组启停、地区小电源出力控制、负荷倒供、输变电元件投切和事故限电这六类控制措施纳入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模型;
根据上述建立的模型,对基态方式及任一N-1方式支路越限给出单独的辅助决策,同时给出能保证全网静态安全的全局优化辅助决策,进行系统有功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建模作如下等效:将省级电网220kV及以上系统等效为节点-支路拓扑结构,以输电线路、联络变主变为支路,以发电厂、省间联络线本侧母线为电源节点,所有变电站220kV母线为负荷节点,下网负荷、上网小电源出力均等效至220kV母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约束条件包括:负荷平衡约束、潮流安全约束和控制变量约束;所述控制变量约束包括:机组出力约束、水电启停约束、地区小电源出力约束、负荷倒供约束、输变电元件投切约束何事故限电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电网实时潮流、发电计划、安全限额、控制措施和灵敏度可调用数据库,作为参数来源;调用电源节点-断面、负荷节点-断面、支路-断面灵敏度及全网断面控制限额数据库,以进行模型参数实时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模型进行如下参数优化:将灵敏度矩阵稀疏化、矩阵解耦降阶、将同杆并架支路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辅助决策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型目标函数为:
min F=δ1F1+δ2F2 (I)
F1、F2分别表示控制调节代价和计划偏差代价,δ1、δ2为其代价系数,δ1+δ2=1,1≥δ1>δ2≥0;
F2=ΔΔps-Σ+ΔΔph-Σ+ΔΔpx-Σ
式(II)中,C1~C6依次表示机组出力调整、水电机组启停、小电源出力控制、负荷倒供、元件支路投切、拉限负荷六类措施的控制调节代价;其中Δps-i(1≤i≤a)、Δph-j(1≤j≤b)表示对水电厂i、火电厂j的有功出力调整量,Δpx-k、Δpd-k、Δpl-k(1≤k≤m)表示对负荷节点k的小电源出力调节、倒出负荷、拉限负荷有功量,a、b、m分别为全网水、火电电源节点及负荷节点的数量;ts-i为水电厂i的启停机组台数;re代表全网支路,若支路e参与投/切则re=1,否则re=0;α1~α6表示相应的代价系数;
式(III)中,ΔΔps-Σ、ΔΔph-Σ、ΔΔpx-Σ分别表示水电、火电及小电源计划偏差代价,ps-i、ph-j、px-k表示节点电源i、j、k的当前实际出力,p*s-i、p*h-j、p*x-k为其当前日前发电计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99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无功储备的计算方法
- 下一篇:母线残压保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