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9977.2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石辉;张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省级 电网 静态 安全 辅助 决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调度运行与分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推动了电网在线安全稳定分析应用在国、分、省三级调度全面推广,由此开创了大电网调控技术的新局面。在线安全稳定分析系统嵌入新一代D5000调度平台,基于实时潮流、同步数据共享,进行定期安全扫描及预想方式分析,监测当前电网的运行风险并给出实用辅助决策,能极大提高电网的可观可控性,拓展电网运行空间,真正实现电网预防性控制。然而,该系统在辅助决策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重点在于辅助决策建模。
省级电网静态潮流越限是最常出现的安全威胁,其辅助决策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电网稳定运行。当前在线系统自上而下建设,静态安全辅助决策基于大电网建立模型,在面向省级电网制定控制决策方案时,模型对电网控制代价、控制手段、稳措策略、水火电调节特性、系统容错性等方面的考虑存在不适应、不细致的问题,影响决策方案的合理性,只有结合省级电网运行特点改进辅助决策模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当前在线安全稳定分析系统辅助决策建模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方法,保障辅助决策合理、优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方法,由在线安全稳定分析系统提供省级电网静态安全越限信息,包括基态越限及N-1越限情况;基于最优日前发电计划,建立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模型,将省级电网主网等效为节点-支路拓扑结构,以综合控制代价最小化为目标函数;所述综合控制代价为控制调节代价与计划偏差代价的加权和;将机组出力调整、水电机组启停、地区小电源出力控制、负荷倒供、输变电元件投切和事故限电这六类控制措施纳入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模型;根据上述建立的模型,对基态方式及任一N-1方式支路越限给出单独的辅助决策,同时给出能保证全网静态安全的全局优化辅助决策,进行系统有功的调整。
建模作如下等效:将省级电网220kV及以上系统等效为节点-支路拓扑结构,以输电线路、联络变主变为支路,以发电厂、省间联络线本侧母线为电源节点,所有变电站220kV母线为负荷节点,下网负荷、上网小电源出力均等效至220kV母线。
约束条件包括:负荷平衡约束、潮流安全约束和控制变量约束;所述控制变量约束包括:机组出力约束、水电启停约束、地区小电源出力约束、负荷倒供约束、输变电元件投切约束何事故限电约束。
建立电网实时潮流、发电计划、安全限额、控制措施和灵敏度可调用数据库,作为参数来源;调用电源节点-断面、负荷节点-断面、支路-断面灵敏度及全网断面控制限额数据库,以进行模型参数实时更新。
对模型进行如下参数优化:将灵敏度矩阵稀疏化、矩阵解耦降阶、将同杆并架支路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辅助决策模型。
灵敏度矩阵稀疏化是将灵敏度门槛设置为5%;矩阵解耦降阶是将系统中节点、支路及灵敏度矩阵按照电压等级、电网结构分区,将灵敏度较低的各分区间解耦,形成多个低阶的节点、支路灵敏度矩阵进行计算;支路合并是指对于同杆并架双回线,若线路同跳被纳入N-1范畴,且该线路参数相近,将其建模支路合并,实现模型降阶。
本发明依托在线安全稳定分析系统平台,结合省级电网调度原则、控制要求及实际运行经验,从调度员的视角,提出了一种基于六维度控制协调的针对省级电网的静态安全在线辅助决策优化建模方法,具体有如下创新:
(1)首次提出将机组出力调整、水电机组启停、地区小电源出力控制、负荷倒供、输变电元件投切、事故限电等六类控制措施同时纳入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模型协调组合,充分考虑了所有常用措施用于省级电网静态安全控制,并通过模型对上述措施灵活取舍、优化组合,能高度模拟调度员的控制思路,对电网静态安全威胁制订高效、精细的控制方案;
(2)首次提出综合控制代价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总体控制调节代价与发电侧计划偏差代价的加权和,将综合控制代价最小化作为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模型的优化目标,保证控制方案能以最小的调节、操作、切负荷量及发电计划偏差量实现电网静态安全控制要求,维持电网在预设最优运行点附近安全、经济运行;
(3)将伴随预想N-1事故的电网稳措动作情况纳入静态安全辅助决策模型的考虑范畴,模拟事故后电网的调节反应,一方面引导模型生成符合电网实际的控制方案,另一方面在控制方案中剔除电网自动调节部分的内容,便于调度员直接参考用于调度指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99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无功储备的计算方法
- 下一篇:母线残压保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