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烯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0391.8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5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俞静波;贾侃彦;苏为科;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18 | 分类号: | C07D20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吲哚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式(III)所示的3-烯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
在不锈钢球磨罐中,加入原料式(I)所示的N-取代吲哚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催化剂醋酸钯、氧化剂二氧化锰、助磨剂硅胶、研磨介质不锈钢球,密封球磨罐,置于球磨机中以300~600r/min的转速进行球磨反应30~60min后,反应混合物经分离纯化,得到式(III)所示的3-烯基吲哚类化合物;
所述式(I)所示的N-取代吲哚化合物与式(I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0.5~5.0;所述催化剂醋酸钯与式(I)所示的N-取代吲哚化合物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0.05~0.25:1;所述氧化剂二氧化锰与式(I)所示的N-取代吲哚化合物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3:1;
式(I)或式(III)中,R1为氢、甲基、乙基或苄基;R2为甲基、甲氧基、氯、溴或硝基;
式(II)或式(III)中,R3为乙氧羰基或丁氧羰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磨剂硅胶的质量用量为式(I)所示的N-取代吲哚化合物质量的2~8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介质不锈钢球的直径为8~12mm,不锈钢球的个数为2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的N-取代吲哚化合物与式(I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1~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混合物分离纯化的方法为:从反应混合物中取出不锈钢球,将反应混合物进行柱层析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2~50:1的混合溶剂为洗脱剂,收集含目标化合物的洗脱液,蒸除溶剂后干燥,即得式(III)所示的3-烯基吲哚类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
在不锈钢球磨罐中,加入原料式(I)所示的N-取代吲哚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催化剂醋酸钯、氧化剂二氧化锰、助磨剂硅胶、2个直径8~12mm的不锈钢球,密封球磨罐,置于球磨机中以300~600r/min的转速进行球磨反应30~60min后,从反应混合物中取出不锈钢球,将反应混合物进行柱层析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5~40:1的混合溶剂为洗脱剂,收集含目标化合物的洗脱液,蒸除溶剂后干燥,即得式(III)所示的3-烯基吲哚类化合物;
所述式(I)所示的N-取代吲哚化合物与式(I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1~3.0;所述催化剂醋酸钯与式(I)所示的N-取代吲哚化合物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0.05~0.25:1;所述氧化剂二氧化锰与式(I)所示的N-取代吲哚化合物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3:1;所述助磨剂硅胶的质量用量为式(I)所示的N-取代吲哚化合物质量的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03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