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4201.X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1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孙郁;张春涛;纪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天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3/62 | 分类号: | C07C13/62;C07C2/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方法 | ||
1.一种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荧蒽、氨基钠和有机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向反应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然后加热至150~165℃,保温8~12h得到含二茚并苝的混合溶液,有机溶剂和荧蒽的质量比为2~5:1,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
S2、将含二茚并苝的混合溶液冷却至5~10℃,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无水乙醇以淬灭未反应的氨基钠,滴加过程中温度≤20℃,待温度稳定后,再滴加水,滴加过程中温度≤20℃,室温搅拌5~7h,过滤,将滤饼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二茚并苝粗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荧蒽和氨基钠的摩尔比为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荧蒽和氨基钠的摩尔比为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有机溶剂和荧蒽的质量比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氩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温度为78~8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无水乙醇与S1中的氨基钠的质量比为5~10: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无水乙醇与S1中的氨基钠的质量比为6: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水与S1中的氨基钠的质量比为5~1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水与S1中的氨基钠的质量比为8:1。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3:将二茚并苝粗品提纯得到二茚并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的具体操作为:将二茚并苝粗品粉碎至粉末状,加入载体溶剂中,加热至载体溶剂的回流温度后,进行加热回流,然后趁热过滤,将滤饼干燥得到二茚并苝。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载体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氯苯或二甲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载体溶剂与二茚并苝粗品的质量比为3~10:1。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载体溶剂与二茚并苝粗品的质量比为8:1。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加热回流的时间为1~3h。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滤饼干燥温度为78~82℃。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二茚并苝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滤饼干燥温度为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天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天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42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孔树脂吸附式白坚木皮醇提取方法
- 下一篇:芴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