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鞋衬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8077.4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2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卢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昌恒皮具制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6M11/38;D06M11/77;D06M11/74;D06M11/45;D06M15/53;D06M15/09;D06M15/333;D06M15/263;D06M15/564;D06M15/59;A43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除臭 功能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鞋衬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坯布预处理:选用无纺布作为坯布,将所述无纺布放入精练机的液缸中进行搅拌,所述液缸中的水浴温度为75-90℃,在搅拌过程中向液缸内添加精练助剂,搅拌均匀后升温至95-100℃继续进行精练,20-30min后将无纺布取出,经洗净、烘干后备用;
(2)整理液处理:在30-40℃温度下,用整理液对上述预处理后的无纺布以喷涂或浸渍的方式进行表面处理,处理完毕后将无纺布先在40-60℃温度下干燥2-4h,再在140-160℃温度下烘干1-3h,最后无纺布的两个表面上各具有一层已固化的复合多孔材料;
(3)点胶:对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无纺布进行双点涂层处理,通过圆网将浆点有序均匀地涂布在无纺布的某一表面,再在涂布有浆点的无纺布表面上撒粉,撒在浆点上的粉点与浆点粘合,对未与浆点粘合的粉点进行吸除回收;
(4)烘焙:对点胶后的无纺布先在120-140℃下进行红外加热3-5min,最后将无纺布送入烘房中在160-180℃下烘焙2-4min,烘焙完成后制得具有除臭功能的鞋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鞋衬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无纺布进行整理液处理时采用浸渍法:将预处理后的无纺布完全浸没于30-40℃的整理液中,浸渍30-90min后将无纺布取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鞋衬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无纺布进行整理液处理时采用喷涂法:将整理液均匀喷涂于预处理后的无纺布的两面,喷涂完毕后将无纺布摊平放置30-9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鞋衬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为化学粘合无纺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鞋衬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练助剂由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螯合剂、氢氧化钠、氨基硅油、柔软剂和水配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鞋衬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整理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15-25份海泡石粉、3-5份活性炭粉、10-20份氯化铝、0.5-1.5份相对分子量为800000-1200000的聚氧化乙烯先后添加到40-60份浓度为40-60wt%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液;
取10-15份氧化丙烯、10-15份粘合剂、3-5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分散剂并将上述物质其添加到所述的混合液中进行超声波分散,得到整理液;
以上各步骤所有物质份数均为重量份数;所述粘合剂选自聚乙烯醇类、醋酸乙烯醇类或丙烯酸酯类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选自聚乙烯醇或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一种或两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鞋衬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泡石粉和活性炭粉的粒径为1-5微米,所述海泡石粉经过酸活化处理或热活化处理中的一种或两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鞋衬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圆网的孔径为380-550微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鞋衬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浆点的材料为聚氨酯,所述粉点的材料为聚酯酰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鞋衬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多孔材料的厚度为0.01-0.03毫米,所述浆点的涂布量为5-7克/每平方米,所述粉点的涂布量为4-6克/每平方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昌恒皮具制作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昌恒皮具制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80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