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递送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6587.6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6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姜虎林;乔建斌;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4;A61K48/00;A61P35/00;C08G8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递送 纳米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递送药物和基因的纳米载体,具体涉及一种同时荷载基因和治疗药物的靶向递药系统,本发明递药系统能够靶向靶细胞,并递送基因和药物到达胞内作用位点,达到协同治疗的目的,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将药物与基因通过高分子纳米载体共同包载,共同递送到靶细胞,一方面缓慢释放药物,另一方面表达治疗基因,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可实现药物治疗与基因治疗的协同作用,从而增加疗效,是治疗肿瘤等恶性疾病理想方法。
小分子多胺是基因传递的优良载体,但是其分子量小,压缩核酸的能力有限,因此有必要将其合成聚合物。精胺(spermine,SPE)是多胺小分子的典型代表。它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内,在细胞内代谢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是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的材料。而且SPE具有四个胺基,分别是两个仲胺和两个伯胺。这些胺基可以与丙烯酸酯基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生成具有高缓冲能力的聚精胺(polyspermine,pSPE)。另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是可生物降解的一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药用辅料已获得美国FDA批准。通过对该聚合物末端的羧基进行改性,嫁接聚精胺,制备成两亲性聚合物pSPE-PLGA,其中pSPE含有大量的仲氨基,荷正电,能很好的载带负电荷的基因,内核PLGA作为疏水性材料能很好的装载难溶性药物,且具有缓释、粒径大小可控等优点。聚精胺pSPE在体内亦可生物降解,该代谢产物是体内大量存在的内源性物质。因此,pSPE-PLGA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无毒、可实现基因和药物共传递的理想载体。在pSPE-PLGA嫁接带靶头的PEG,在隐形材料PEG和靶头共同作用下可以实现更好的靶向药物传递。
发明内容
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共递送药物和基因的纳米载体,该递药系统是可用于协同治疗恶性肿瘤或其他恶性疾病如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的治疗药物和基因共递送纳米给药系统,涉及一种自组装形成共载药物和基因的纳米共递送系统,本发明的自组装纳米递送系统能够将药物和基因同时递送到靶细胞内,在靶细胞胞质释放基因及药物。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共递送纳米载体,由载治疗药物的聚合物载体PLGA-pSPE-PEG-Ligand自组装而成的纳米粒与治疗基因形成复合物,形成共递送药物与基因纳米载体;
PLGA-pSPE-PEG-Ligand为一种非病毒两亲性的阳离子聚合物,由两亲性PLGA-pSPE与一端羧基一端靶头的聚乙二醇PEG(HOOC-PEG-Ligand)三段组成的聚阳离子载体,聚合物载体PLGA-pSPE-PEG-Ligand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其中,PLGA分子量为2-100k;pSPE分子量为2-100k;PEG分子量为1-10k;Ligand为靶头,选自甘露糖-6-磷酸(M6P)、半乳糖(Gal)、维生素A(VA)、叶酸(FA)、透明质酸(HA)。
Ligand为靶头,聚乙二醇PEG,pSPE为polyspermine聚精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所述的共递送纳米载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应用反相溶剂法,将治疗药物与PLGA-pSPE-PEG-Ligand共溶于溶剂中,逐滴滴加到一定体积去离子水中,用截留分子量500-14000的透析带在4℃下透析2d除去溶剂,得包封治疗药物的聚合物载体PLGA-pSPE-PEG-Ligand自组装而成的纳米粒;然后将治疗基因溶液在涡旋下加入到等体积的载有治疗药物的PLGA-pSPE-PEG-Ligand纳米胶体溶液中,涡旋30s,室温静置30min,即得。可适用于静脉注射给药、皮下给药、粘膜给药等。
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选自无水DMSO(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治疗药物为阿霉素、紫杉醇、喜树碱、水飞蓟宾。
所述治疗基因为DNA或siRNA;其中,DNA为p53、HGF、Akt、PDCD;siRNA为siBcl-2、siAkt、siTGF-β1、siHSP47、siTIMP-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6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带防水胶条的排水闸结构
- 下一篇:闸门闸槽防冰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