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翼面载荷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7215.5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3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贵;赵占文;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6 | 代理人: | 贾萌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荷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翼面载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气动载荷的处理既要考虑载荷处理前后的总载和总矩的比较,又要考虑CP(压强)分布形态和有限元节点载荷分布形态的比较。气动载荷的处理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应用三维图形显示的功能对CP分布形态和有限元节点力分布形态进行可视化对比分析。
现有技术中,通常对载荷处理前后的总载和总矩进行比较,处理后的误差控制在5%,超过5%就进行修正,忽略了载荷分布形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翼面载荷处理方法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翼面载荷处理方法。所述翼面载荷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为待测翼面施加压强,并获取压强数据;步骤2:形成待测翼面的压强分布三维模型,从而得到该压强分布三维模型中的函数关系,其中,形成所述待测翼面的压强分布三维模型具体为:步骤21:确定待测翼面的压强分布二维模型,从而确定待测翼面的二维坐标系,其中,坐标系中的坐标轴为X轴以及Y轴;步骤22:将待测翼面受到的压强分布数据进行无量纲化以及正则化公式处理,从而获得压强系数;步骤23:以压强系数为Z轴,结合所述步骤21中的X轴以及Y轴,形成待测翼面的压强分布三维模型;步骤3:形成所述待测翼面的有限元弦平面模型;步骤4:将待测翼面的有限元弦平面模型以所述步骤2中的函数关系为映射函数进行映射,从而形成待测翼面的有限元载荷分布模型,其中,所述待测翼面的有限元载荷分布模型中的Z轴数据以所述步骤2中的Z轴数据为原象。
优选地,对所述步骤4中的待测翼面的有限元载荷分布模型中的Z轴数据通过修正公式进行修正,从而得到修正后的Z轴数据,根据修正后的Z轴数据得到修正后的待测翼面的有限元载荷分布模型。
优选地,所述正则化公式为:
其中,
Cpi为i点的压强值;△Cp为所有压强分布二维模型中的点的压强值的最大值;mi为i点的压强系数。
优选地,所述修正公式具体为:
其中,
F为待测翼面施加压强所转换成压力的总值;N为节点载荷系数之和;Ni为i点的载荷;c为平均节点载荷公因子;qi为过渡节点载荷;c1为总载误差因子;fi为修正后的i点的载荷;n为节点个数。
本发明中的翼面载荷处理方法将待测翼面的有限元弦平面模型以压强分布三维模型中的函数关系为映射函数进行映射,从而形成待测翼面的有限元载荷分布模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翼面载荷处理方法既考虑载荷处理前后的总载和总矩的比较,又考虑了压强分布形态和有限元节点载荷分布形态的比较,使设计人员能够直观判断气动载荷处理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翼面载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利用图1所示的翼面载荷处理方法形成的压强分布三维模型以及根据该三维模型形成的待测翼面的有限元载荷分布模型的示意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7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模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动车组非正常停车数据图形化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