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第一高楼摩天斜拉方正网格城市天铁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8563.4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5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鲁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正祥 |
主分类号: | E04H14/00 | 分类号: | E04H14/00;E01D11/04;E01C1/04;E01B25/00;E01B2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 高楼 摩天 方正 网格 城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天铁,其特征在于在城市上空架设纵横正交摩天斜拉网格天铁,该网格天铁的每处正交路口均设有冲天塔楼(第一高楼),借“方正网格九能路”实现(单车/微车/动车/轻汽)“四车各双层;纵横分层走;路路都直快”;借“加层减层”配大中小城;借“平轨碰车”建最轻天铁;借“高密低用”建八层重铁;借“四层平路”建简单天铁;借“网格动迁”建最低天铁甚至网格地铁;借“框架塔楼”让冲突路或桥改走框架层或股;借“外围密桩”避顽固地铁;借“外围密楼”避顽固高楼;借“偏格底楼”建正格天铁;借“第一高楼”海纳动迁户;借“最高楼盘”引最火投资;借“天上车场/地下车场/地下防空/天铁地铁/层交快铁/网格广场/治停天方/治堵天方/收费城铁”一举九得逼建天铁。
现有城市道路不是“方正网格九能路(即方正网格笔直路/方正网格纯平路/方正网格双层路/方正网格对称路/方正网格智能路/方正网格直快路/方正网格制式路/方正网格半停路/方正网格不迷路)”。其一,现有城市道路均不是“方正网格笔直路”(不是全路段笔直道路)(车手视线容易被弯道遮挡,增加了行车难度,增加了车辆精准到达、空车精准回笼的硬件软件智能设计难度);其二,现有城市道路均不是“方正网格纯平路”(不是全路段纯平道路)(车手视线容易被坡道遮挡,增加了行车难度,增加了车辆精准到达、空车精准回笼的硬件软件智能设计难度);其三,现有城市道路均不是“方正网格双层路”(不是让所有纵向横向冲突车辆分层走)(如果纵向车与横向车同层行驶时,遇到路口必减速,遇到红灯必停下);其四,现有城市道路均不是“方正网格智能路”(不直路段、不正路口、不平路面、或长或短、或坡或平、或弯或直等等不规则道路增加了新型智能车、自动行驶车、无人驾驶车、无人配送车、网格无人机、物联网格车的硬件软件设计难度,增加了封闭道路、循环道路、交会道路、物联网格的硬件软件设计难度,增加了车辆精准到达、空车精准回笼的硬件软件智能设计难度)(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方正网格纯平笔直规则道路,就不易催生出城市智能车、程控车、智能路、程控路,进而催生不出城市安全路、高速路、高效路、物联路)(比如无法在城区道路上催生出“能够满足乘客即来即走,急来急走,单人单座,无人驾驶,公车私达,自动回笼”的智能微型车)(甚至无法催生出“傻瓜型碰碰车”比如“平轨碰车”);其五,现有摩天斜拉道路均不是“方正网格对称路”(“不对称斜拉”会使冲天斜拉柱出现拉力失衡、拉力失称、倾斜或坍塌,无法实现“对称斜拉、安全斜拉、稳固斜拉、方正制衡”),“不对称斜拉”包括三种情况,即“一边路长一边路短(非等长格子)”“一边上坡一边下坡(非纯平格子)”“一边偏左一边偏右(非正交格子)”,比如现有以地面道路为原型建造的摩天斜拉道路只能以地面“自然道路”为参照架设摩天路段(不是方正路段),只能以地面“自然路口”为参照架设冲天路柱(不是正交路口),由于“自然路段”一般长短不一,只要摩天路口处是一边路长一边路短就无法象方正网格那样实现一正一反对称斜拉;由于“自然路口”有正有斜(并非象方正网格那样总是正交十字路口或正交米字路口),只要是斜交路口就无法象方正网格正交路口那样实现一正一反对称斜拉;其六,现有城市道路均不是“方正网格直快路”,无法做到“条条路都是快速路”,根本原因是,这些路大多采用平交路口而不是层交路口,无法“让纵横直行车分层走”,无法借助双层网格将所有平交路口全部变成层交路口,从而将所有慢速路全部变成快速路(上层快车纵向走,下层快车横向走,上下变层走层交);其七,现有城市道路均不是“方正网格制式路”,不一样的路段,不一样的路口,无法象方正网格那样使用统一长度或统一路口的制式构件快速架轨(无法建造方正网格制式天铁)(不能实现“制式天铁”就无法降低成本或缩短工期);其八,现有城市道路均不是“方正网格半停路”,无法做到“纵向行车横向停车、横向行车纵向停车”(即无法做到“每层网格天铁都只有一半用于行车,另一半用于停车”,即无法做到“层层都有停车场”);其九,现有城市道路均不是“方正网格不迷路”,不能按“几纵几横几层”清晰编号防止迷路。现有地铁轨道车之所以比地面公交马路车快,就是因为地铁路更笔直更水平,或地铁口更层交,或地铁车更程控更智能。现有摩天路没有采用“第一高楼”冲天塔楼设计或“第一高度”冲天斜拉柱设计,无法在斜坡路段也能实现“纯平天铁”,即无法实现“地斜天正”。现有摩天路使用的冲天斜拉柱只是“单一冲天塔柱”而不是“综合冲天塔楼”(以“塔楼”代替“塔柱”不仅保留了“冲天塔楼”高空斜拉层的斜拉功能,而且增加了“冲天塔楼”低空居住层的居住功能,既能斜拉又能住人)(只要试图新建的“冲天塔柱”不能住人,就会出现征地难、拆迁难、施工难,就会出现地皮浪费、空间浪费)(以“建住宅楼”的名义征地比以“建斜拉柱”的名义征地要容易的多,抵触的人要少得多)(以“建住宅楼”的名义拆迁比以“建斜拉柱”的名义拆迁要容易的多,因为天铁底下原住民或动迁户能就地喜迁第一高楼)(以“建住宅楼”的名义融资比以“建斜拉柱”的名义融资要容易的多,能够将“不火天铁项目”变成“最火地产项目”)(“冲天塔楼”比“冲天塔柱”更容易使用巨型粗柱巨型框架,更容易使用表里不一的内外结构,即外形结构统一,内衬结构自由;上半部份斜拉层结构统一,下半部份居住层结构自由;大框架结构统一,小框架结构自由)。现有“小型车辆的轨道交通系统”(或称“微车轨道交通系统”)之所以不能成为城市公交车,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无法借助“多纵多横网格天铁”均匀分散公交客流,均匀分散公交车流(不符合“大型轨道车少纵少横走主街主道”“微型轨道车多纵多横走全街全巷”之常理);二是因为现有“微车轨道交通系统”不是“通车备车交叉道”(更不是“半停路”),无法做到“每个路口乘车点都有空车备车道”,无法实现“长途空车短途回笼(就近回笼)”,无法最大限度降低“空车空驶”“空车占位”现象(“通车备车交叉道”详见后述);三是因为现有“微车轨道交通系统”不是双层网格(不能借助双层网格实现“纵横车道分层设置”“纵横车道零冲突”)(不能借助双层网格将“同一层上的纵横冲突”改为“不同层上的纵横换乘”)。总之,只有将城市天铁设计成方正网格,只有将方正网格设计成“纵向横向上下双层”,许多通车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正祥,未经鲁正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8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裂液泵输装置
- 下一篇:SAGD双水平井的管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