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啶吡唑双核铜[I]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9100.X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7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林;郭宗浩;何丽华;刘遂军;温和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C07F9/6558;C09K11/06 |
代理公司: | 赣州凌云专利事务所 36116 | 代理人: | 曾上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啶 吡唑 双核铜 配合 发光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新材料合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类含有吡啶吡唑螯合配体的双核铜[I]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过渡金属的发光配合物,由于重原子效应和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理论上可利用来源于所有单重态和三重态的能量,发光效率可大幅有效提升。目前,过渡金属发光配合物的金属中心主要集中于第五、六周期,尤其是第VIII族过渡金属,而钌、锇、铱和铂占据了当前研究的中心位置。由于第五、六周期的过渡金属元素(除第一、二副族的少数几种金属元素外)在地壳中含量稀少,开采困难,因此基于这类贵金属元素的发光配合物的使用成本较高,而且在大规模应用后还会带来原材料来源紧张的问题。此外,这类含有贵金属的配合物通常均有较大毒性,尤其是钌、锇、铼等贵金属的配合物,因而,这类含有贵金属元素的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大规模应用还会带来环境污染及给生产和使用者带来伤害。高使用成本及对环境不友好等缺陷使得它们的大规模推广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人们特别期望能在第五、六周期之外找寻到其它可替代的过渡金属元素。
比较第五、六周期的过渡金属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的金属铜元素,不仅资源丰富,廉价易得,对环境友好,而且光物理性质独特。此外,一价铜配合物还具有良好的室温可见磷光发射性质,其发光峰位从紫外光到近红外光,涵盖整个可见光区。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发光性质优良及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使得一价铜发光配合物在发光器件、光学传感、非线性光学材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诸多领域表现出良好的潜在应用。
当前,文献中报道的一价铜发光配合物主要集中于一价铜金属簇合物和一价铜单核配合物。一价铜金属簇合物由于结构新颖,配位方式多样,光学性质丰富独特等诸多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选用多齿氮杂环螯合配体和有机双膦配体来设计合成一价铜双核配合物发光新材料的文献报道却很少。
应用吡啶吡唑二齿螯合配体[3-[2-吡啶基]吡唑、5-叔丁基-3-[2-吡啶基]吡唑、5-三氟甲基-3-[2-吡啶基]吡唑],有机双膦配体作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一价铜配合物发光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目前尚未有公开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类吡啶吡唑双核铜[I]配合物发光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类吡啶吡唑双核铜[I]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吡啶吡唑双核铜[I]配合物发光材料,即:高氯酸根·二[3-[2-吡啶基]吡唑]·二[μ-1,4-双[二苯基膦]丁烷]合二铜[I]配合物,其分子式为:C72H70Cl2Cu2N6O8P4,分子量为:1469.3,分子结构为:
一种吡啶吡唑双核铜[I]配合物发光材料,即:高氯酸根·二[5-叔丁基-3-[2-吡啶基]吡唑]·二[μ-1,4-双[二苯基膦]丁烷]合二铜[I]配合物,其分子式为:C80H86Cl2Cu2N6O8P4,分子量为:1581.5,分子结构为:
一种吡啶吡唑双核铜[I]配合物发光材料,即:高氯酸根·二[5-三氟甲基-3-[2-吡啶基]吡唑]·二[μ-1,4-双[二苯基膦]丁烷]合二铜[I]配合物,其分子式为:C74H68Cl2Cu2F6N6O8P4,分子量为:1605.3,分子结构为:
制备吡啶吡唑双核铜[I]配合物发光材料的方法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91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