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NA催化循环网络诱导的DNA‑纳米金组装方法及其在单碱基突变检测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0472.4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9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梁好均;姚东宝;肖石燕;宋廷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C12Q1/68;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王旭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na 催化 循环 网络 诱导 纳米 组装 方法 及其 碱基 突变 检测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NA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NA催化循环网络诱导的DNA-纳米金组装方法以及此种方法在单碱基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单碱基突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基因变异种类,在人类基因组中几乎有1%的等位基因会出现单碱基突变。单碱基突变的检测现在也开始越来越受关注,因为在人类DNA基因序列中的变异对疾病的诊断以及药物设计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为止,实现单碱基突变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方法有酶辅助方法以及DNA杂交的方法。酶辅助的方法可以在室温下操作并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以及强的特异性,但是操作的过程复杂,反应体系的特异性跟酶的活性相关。在DNA杂交的方法中主要存在荧光标记方法以及纳米金标记的比色法,纳米金比色法相对于荧光标记的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的克服荧光淬灭的影响并且无需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检测。
在目前已经实现的纳米金辅助的DNA单碱基突变检测手段中主要有纳米金均相反应体系以及纳米金颗粒参与的微阵列体系。利用纳米金的均相反应实现单碱基突变的检测技术首先由Mirkin提出[Mirkin CA.Science1997.227,1078],该技术的关键则是利用互补的杂交链存在发生单碱基突变以后Tm值的变化,通过控制实验温度就可以有效区分开存在单碱基突变的体系。而纳米金参与的微阵列体系[Mirkin CA.Science 2000.289,1757]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但是操作中反复的冲洗步骤是实验的关键所在,因此增加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DNA单碱基突变上检测的困难,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发明了一种DNA催化循环网络诱导的DNA-纳米金组装方法,本方法操作简单,并且实验用到的DNA-纳米金复合物无需重新制备,只要变化DNA催化循环网路就可满足于不同DNA检测的需求,这极大地降低了实验工作量的同时也让该方法变得更为简便实用。此方法在单碱基突变的检测中效果十分突出,与完全互补目标链相比发生单碱基突变的DNA目标链实验现象差异巨大,不同单碱基突变位点发生的任何突变(错配,插入,删除)在此方法中均可实现检测。因此,相信此方法可以在以后应用于实际检测中。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以下各项:
1.一种DNA催化循环网络诱导DNA-纳米金组装的试剂盒,其中包括:
1)DNA底物链,所述DNA底物链由连接链和保护链杂交而成,其中所述连接链从5’端到3’端依次由区域1、区域2、区域3、区域4、区域5连接而成,所述保护链从3’端到5’端依次由任选的区域a*、区域2*、区域3*、区域4*、区域6*连接而成,其中,区域2、区域3、区域4组成的连接链中间部分与区域2*、区域3*、区域4*组成的保护链中间部分完全互补,保护链除任选的区域a*和区域2*外的其它部分与目标链互补,区域6*为触发DNA链替换反应的粘性末端;
2)燃料链,所述燃料链为与保护链互补的单链DNA;
3)连接有纳米金1的DNA双链1和连接有纳米金2的DNA双链2,其中,所述DNA双链1由纳米金连接链1和纳米金保护链1杂交而成,所述DNA双链2由纳米金连接链2和纳米金保护链2杂交而成,所述纳米金连接链1从3’端到5’端依次由区域7*、区域1*、区域2*连接而成,所述纳米金保护链1由区域1组成,所述纳米金连接链2从3’端到5’端依次由区域4*、区域5*、区域8*连接而成,所述纳米金保护链2由区域5组成,其中,所述DNA双链1和所述DNA双链2分别通过区域7*或区域8*与连接有区域7或区域8的纳米金1和纳米金2相连,并且DNA双链1中的纳米金连接链1的区域1*和区域2*与步骤1)所述连接链的区域1和区域2互补,DNA双链2中的纳米金连接链2的区域4*和区域5*与步骤1)所述连接链的区域4和区域5互补;
其中区域1与区域1*、区域2与区域2*、区域3与区域3*、区域4与区域4*、区域5与区域5*、区域6与区域6*、区域7与区域7*、区域8与区域8*分别完全互补。
2.根据1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燃料链的两端分别含有碱基错配。
3.根据2所述的试剂盒,所述碱基错配的位置是燃料链中区域2和区域4部分与区域3相连部分的第一个碱基。
4.根据2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燃料链两端与保护链互补的粘性末端分别增加1-3个碱基,形成区域a和区域b。
5.根据1所述的试剂盒,所述目标链的长度范围在10-50个碱基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0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盘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均匀添加防氧化剂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