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栀子藏红温茶及制备方法及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7750.9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6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陈俊志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栀子 藏红温茶 制备 方法 及其 固体 饮料 应用 | ||
1.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栀子臧红温茶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炒谷芽40-60份、炒绿茶15-30份、炒栀子15-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栀子臧红温茶中所含的植物多酚不低于5%,总藏红花素不低于0.083%,总环烯醚萜不低于0.33%,上述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含量。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栀子藏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脱壳后的谷物放置于绿茶水中浸泡并发芽后,进行蒸煮5-10分钟,并将谷芽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得炒谷芽;
(b):将绿茶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得炒绿茶;
(c):将栀子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的炒栀子;
(d):取步骤(a)中的炒谷芽重量份为40-60份、取步骤(b)中的炒绿茶重量份为15-30份、取步骤(c)中的炒栀子重量份为15-30份,混合得到栀子臧红温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将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得炒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在步骤(d)中加入炒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重量份为15-30份混合得到栀子臧红温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的绿茶水中绿茶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3%,所述谷物发芽至芽长为0.5-1.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谷芽、步骤(b)中的绿茶、步骤(c)中的栀子的焙烤温度为150-250摄氏度,焙烤时间为5-2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6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谷物为稻米、小麦、玉米、小米、大麦、荞麦、燕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步骤(c)中的栀子为脱脂栀子粨和/或栀子壳;所述步骤(a)中的炒谷芽、步骤(b)中的炒绿茶、步骤(c)中的炒栀子均需密封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需密封保存,所述药食两用植物性原料为酸枣仁或淡豆鼓,所述酸枣仁或淡豆鼓焙烤温度为150-250摄氏度,焙烤时间为5-20分钟。
9.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以权利要求1-8中任一一种栀子藏红温茶为原料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原料茶中加入10-100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0.5-2小时,得一煎提取液和一煎后的茶渣;
S2:向一煎后的茶渣中加入10-100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0.5-2小时,得二煎提取液和二煎后的茶渣;
S4:向二煎后的茶渣中入10-1000倍重量份的水,提取0.5-2小时,得三煎提取液和三煎后的茶渣;
S5:合并一煎提取液、二煎提取液、三煎提取液得总提取液,并将总提取液减压浓缩为相对于水的密度为1.05-1.10的浓缩液;
S6:将浓缩液喷雾干燥得栀子藏红温茶干燥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7:在步骤S6所得的栀子藏红温茶干燥粉中加入γ-氨基丁酸和/或茶氨酸。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或10制备方法所得的栀子藏红温茶固体饮料在茶延伸产品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77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芦荟减肥茶
- 下一篇:一种新型有机扁茶烫青和多级杀青联用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