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栀子藏红温茶及制备方法及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57750.9 申请日: 2015-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4996624A 公开(公告)日: 2015-10-28
发明(设计)人: 张有做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A23F3/14 分类号: A23F3/14
代理公司: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代理人: 陈俊志
地址: 3113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栀子 藏红温茶 制备 方法 及其 固体 饮料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茶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栀子臧红温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栀子臧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茶延伸产品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本发明的第一发明人长期从事茶叶与健康研究,在海内外发表了百余篇关于茶叶预防肿瘤和慢性疾病的学术论文,其代表性论文“茶叶与肿瘤”(Tea and cancer,J Natl Cancer Inst 85:1038-1049;1993.)已被国内外学者大量引用。但我们也深知,作为中国“国饮”的茶叶,特别是绿茶,如果制备不当或饮用不当,也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美国国家药典委员会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所属食品安全机构等相继发表述评性论文(Drug Safety 31:469-484,2008;IInt J Toxicol.30(1):19-20,2011),要求警惕绿茶饮用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对消化系统和肝肾损伤的副反应。由于媒体的渲染,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顾客对绿茶安全问题的恐慌。

事实上,《本草纲目》中在阐述“茶之功也”的同时,也明确警示“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

安全和健康是食品产业的首要考虑准则,不同于欧美消费习惯,中国是绿茶生产大国,也是绿茶的主要消费大国,从纯粹产业经济考虑,绿茶安全性警示可能对消费者市场取向,甚至会对中国绿茶产业产生巨大冲击,绿茶产业革新已到了不可回避的关键时刻。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安全健康,同时具有护肝、利胆、健脾益胃、降血脂、降血糖、泻火除烦、抗忧郁功效的绿茶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传统绿茶饮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护肝、利胆、健脾益胃、降血脂、降血糖、泻火除烦和抗忧郁功效的栀子臧红温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栀子臧红温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茶延伸产品上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栀子藏红温茶,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制成:炒谷芽40-60份、炒绿茶15-30份、炒栀子15-30份。

作为优选,所述栀子臧红温茶中所含的植物多酚不低于5%,总藏红花素不低于0.083%,总环烯醚萜不低于0.33%,上述百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含量。以栀子臧红温茶重量为6g计算,栀子臧红温茶中植物多酚不低于300mg,总藏红花素不低于5mg,总环烯醚萜不低于20mg。当栀子臧红温茶中所含的植物多酚不低于5%,总藏红花素不低于0.083%,总环烯醚萜不低于0.33%时,栀子臧红温茶的质量和功效最佳。

本发明所述的栀子臧红温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脱壳后的谷物放置于绿茶水中浸泡并发芽后,进行蒸煮5-10分钟,并将谷芽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得炒谷芽;

(b):将绿茶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得炒绿茶;

(c):将栀子烘焙至黄色且不焦,冷却的炒栀子;

(d):取步骤(a)中的炒谷芽重量份为40-60份、取步骤(b)中的炒绿茶重量份为15-30份、取步骤(c)中的炒栀子重量份为15-30份,混合得到栀子臧红温茶。

其中,步骤(a)中,不同于传统的谷芽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绿茶水浸泡谷物发芽的方法。一方面是由于绿茶有抗菌作用,可以减少谷物发芽过程中不必要微生物的参与。另一方面,谷物浸泡过程中吸收了茶叶中天然抗氧化剂,可避免谷物,诸如糙米制品在储存过程中常见的酸败现象。此外,不同于大部分的谷芽工艺,本发明采取了蒸煮的新工艺,可进一步促进淀粉和蛋白质糊化,水解出较多的米汤,即水溶性淀粉和蛋白质,可以缓冲空腹喝茶的弊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77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