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造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3819.9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3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市虹泰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2 | 分类号: | B29B9/02;B29B13/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4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系统 | ||
1.一种聚酰胺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系统按照工艺流程从前到后依次包括造粒机构、造粒输送机构以及造粒分级出料机构;
所述造粒机构包括布料器以及传动装置,所述布料器包括造粒筒以及切粒装置;所述切粒装置包括切粒刀以及传动轴,所述切粒刀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中,所述传动轴的主体部分收容在所述造粒筒的空腔中,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延伸出所述造粒筒的空腔外;所述造粒筒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规则排列的料孔,所述造粒筒的顶部开设有喂料口,所述料孔、喂料口以及所述空腔互通;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链条,所述链条套设在所述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传动轴的端部相连;
所述造粒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将经所述造粒筒流出的粒子进行传送;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布料板,所述布料板套设在所述主动轮以及从动轮上;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若干块理平板,所述理平板垂直于所述布料板的输送方向固定在下层布料板上,并保证所述理平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布料板的宽度方向相平行;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侧还设置有若干个自动喷淋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还设置有废气收集装置,所述废气收集装置包括抽风装置以及通风管道;所述抽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造粒筒的上方,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抽风装置相连,所述通风管道的另一端平行于所述输送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输送装置末端的上方;所述通风管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排通风眼;
所述造粒分级出料机构包括刮刀、过筛、下料漏斗、吹风机、分离装置、第二出料管、絮状物收集装置以及第二多通管;所述刮刀的刀口贴靠在所述输送装置末端的布料板上,所述过筛设置在所述刮刀的下方并固定在所述下料漏斗的开口端,所述下料漏斗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多通管向连通;所述第二多通管的入口端设置有所述吹风机、所述第二多通管的出口与所述分离装置的入口相连,所述分离装置上开设有絮状物出口,所述分离装置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絮状物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出料管与所述絮状物收集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与所述分离装置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分离装置的出料口处设置有侧刀闸,所述第二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五提升泵;
所述自动喷淋装置包括喷头、热量感应器、收信机、电气控制器、水泵以及水箱;所述喷头固定在所述布料板的上方,所述热量感应器用以测试分布在布料板上粒子所散发的热量;所述收信机用以接受所述热量感应器发出的信号,所述电气控制器接受所述收信机发出的信息并驱动所述水泵进行抽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张紧齿轮,所述张紧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并设置在所述链条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孔的直径为0.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口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喂料口采用螺纹连接;所述造粒机构还包括两副支撑架,所述两副支撑架相对设置,所述造粒筒的两个端部设置在相对应的支撑架上,所述切粒刀呈螺旋状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理平板的长度不短于所述布料板的宽度,所述理平板的底部涂覆有光滑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理平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筛的网孔直径为0.6-1.1mm,所述下料漏斗的开口端口径与所述过筛的大小相等;所述侧刀闸包括挡料板以及刀柄,所述挡料板的一端与所述分离装置的出料口铰接,所述挡料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所述刀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上还设置有功率调节装置,所述功率调节装置为变压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分级出料机构还包括两块固定板,所述两块固定板相对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的两侧;每块固定块上均设置有通槽,所述刮刀的两端分别焊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通槽采用滑动连接,每根螺杆上还套设有两个螺母,螺母分别紧贴在相应通槽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市虹泰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庆市虹泰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38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