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高真空多层绝热LNG气罐套合工艺中使用的套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6559.0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6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进;方汉润;刘君;罗军;沈强;周永江;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船重型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12 | 分类号: | F17C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高 真空 多层 绝热 lng 气罐套合 工艺 使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高真空多层绝热LNG气罐的制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船用高真空多层绝热LNG气罐套合工艺中使用的套合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规范标准,目前船用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气罐一般采用双层不锈钢卧式储罐,包括外壳和内胆,经检验,内胆合格后,将内胆套装在外壳中,然后安装两端封头,将外壳与内胆之间的夹层空间封闭起来,最后对夹层空间抽真空。在整个制造过程中,套合是施工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对产品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目前,各船用LNG气罐生产厂家的套合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参见图1所示,船用LNG气罐包括外壳2、内胆6,现有的套合装置包括接应架1、平板车4、天车7、吊带8,接应架1位于平板车4的一侧,内胆6、天车7、吊带8位于平板车4的另一侧,平板车4上固定有滚轮胎架3,船用LNG气罐的外壳2固定在滚轮胎架3上,外壳2中设置有引导小车5,外壳2中的引导小车5与内胆6的一端连接,天车7通过吊带8将内胆6的另一端吊起。引导小车5的车轮通过固定在外壳2内壁的导轨行走,但引导小车5没有动力,只能通过天车7对内胆6和引导小车5施加水平牵引力,将内胆6送到外壳2中。天车7水平向左运动,牵引着内胆6和引导小车5一起向左运动,直到引导小车5落于接应架1上,再调节内胆6和外壳2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旋转滚轮胎架3,直到完成内胆6和外壳2的周向定位;天车7通过左右运动,来完成内胆6和外壳2的轴向定位,最后,固定内胆6,完成内胆6和外壳2的套合。
对于外壳2与内胆6之间的夹层空间较大的容器,如真空粉末绝热LNG气罐,上述套合工艺操作起来还较为方便,也不影响产品的质量。但是,对于外壳2与内胆6之间的夹层空间很小的高真空多层绝热LNG气罐,上述套合工艺存在下列缺陷:
(1)参见图1所示,在套合前,需要调节吊点的高度,将内胆6和外壳2的中心线调重合,然后启动天车7,将内胆6水平地送入外壳2中。由于天车7在起动、运行时,吊带8的倾斜角度会发生变化,造成吊点的高度会发生改变,导致内胆6的中心轴线发生改变,偏离外壳2的中心轴线;由于内胆6和外壳2之间的距离非常小,不到20mm,如果两者的中心轴线偏差稍微大一点,就会将内胆6外表的绝热材料刮擦破坏;更严重的是,由于内胆6和外壳2之间的距离太小,生产操作者、质量管理者无法对内胆6表面绝热材料的破坏程度,进行准确观察和评估。如果内胆6表面的绝热材料被破坏,却没有被查出和处理,最终生产的高真空多层绝热LNG气罐的低温性能受影响,甚至可能不合格。
(2)如前所述,为了避免出现内胆6表面绝热材料的刮擦现象,需要生产操作者和天车7配合默契,生产操作者需要不停地中断操作,频繁地检查内胆6和外壳2的中心轴线,不断地调整,直接导致生产效率大打折扣,而且产品质量受生产操作者的经验等人为因素决定,产品质量不稳定,也不利于量化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用高真空多层绝热LNG气罐套合工艺中使用的套合装置,牵引车自带水平牵引动力,能牵引内胆在轨道上做水平直线运动,有助于内胆和外壳的套合和水平轴向定位;牵引车还能带动内胆旋转,在套合时能够帮助内胆和外壳在周向定位;牵引车和引导小车在套合过程中操作连续平稳,不存在刮擦风险,操作方便,不影响最终生产的高真空多层绝热LNG气罐的低温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高真空多层绝热LNG气罐套合工艺中使用的套合装置,船用高真空多层绝热LNG气罐包括外壳、内胆,外壳中设置有引导小车,所述套合装置包括接应架、平板车,平板车上固定有滚轮胎架,船用高真空多层绝热LNG气罐的外壳固定在滚轮胎架上,所述套合装置还包括自带动力的牵引车和轨道,接应架位于平板车的一侧,内胆、自带动力的牵引车位于平板车的另一侧,外壳中的引导小车与内胆的一端连接,内胆的另一端为牵引端,内胆的牵引端与自带动力的牵引车连接;所述自带动力的牵引车包括底盘、两个行走减速机、两个行走电机、法兰半轴、联轴器、旋转电机,底盘下部安装有两个主动车轮和两个从动车轮,两个主动车轮、两个从动车轮的轮距均与轨道的宽度相适应;每个主动车轮的轴与一个行走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每个行走减速机的输入轴与一个行走电机相连,每个行走电机为对应的主动车轮提供动力,驱动牵引车在轨道上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船重型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武船重型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6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