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苹果酸—乳酸细菌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9464.2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王华;刘树文;王云;李莹莹;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G1/022;C12R1/01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苹果酸 乳酸 细菌 及其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苹果酸—乳酸细菌及其应用。
二、背景技术:
苹果酸—乳酸发酵(MLF)是干红葡萄酒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目前,干红葡萄酒生产中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自然触发,二是人工接种乳酸菌,但是迄今国内还不能生产活性乳酸菌于粉,此类发酵剂全部依赖进口。究其原因在于葡萄酒生产要求特殊的环境,大多数能够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的细菌很难在其中繁殖代谢。筛选出适合中国葡萄酒生产的苹果酸—乳酸细菌尤为迫切。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苹果酸—乳酸细菌及其应用,其筛选出对不良环境抗性强、苹果酸-乳酸酶活力高、酿酒特性好的优良苹果酸—乳酸细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苹果酸—乳酸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苹果酸—乳酸细菌为酒酒球菌SD-1b,该菌株已于2014年4月2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8988,。
所述的酒酒球菌SD-1b的培养方法为:
1)在固体分离培养基中,在28-30℃和厌氧充氮气条件下培养5-8天,得分离菌株;
2)对步骤1)分离获得的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扩大,液体培养25-28℃,静置,在培养菌到对数期末时进行离心收集菌体,离心转速为1000rpm;
所述的固体分离培养基为改良ATB培养基或改良MRS培养基。
所述的改良ATB培养基:ATB培养基+50mg/L放线菌酮+50mg/L万占霉素。
所述的改良MRS培养基:MRS培养基+10%番茄汁+50mg/L放线菌酮+50mg/L万古霉素。
所述的ATB培养基的配方为:ATB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g,酵母浸出物5g,葡萄糖10g,硫酸镁0.2g,硫酸锰0.05g,盐酸半胱氨酸0.5g,1MHCL或NaOH调pH至4.8。
所述的MRS培养基的配方为:MRS培养基+10%番茄汁+50mg/L放线菌酮+50mg/L万古霉素。
酒酒球菌SD-1b的分离方法为:在上述固体分离培养基即ATB培养基+50mg/L放线菌酮+50mg/L万古霉素或MRS培养基+10%番茄汁+50mg/L放线菌酮+50mg/L万古霉素上,采用涂布分离法对苹果酸-乳酸细菌进行分离,取样量为0.1ml,培养温度为28℃,在厌氧箱中充N2培养5-7天,充N2的量应大于厌氧箱内剩余体积的95%。
一种酒酒球菌SD-1b在制备葡萄酒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本发明酒酒球菌SD-1b对葡萄酒环境适应性良好,可用于葡萄酒行业以及相关的食品行业。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生物在干红葡萄酒生产中的应用步骤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苹果酸—乳酸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苹果酸—乳酸细菌为酒酒球菌SD-1b,该菌株已于2014年4月2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8988。
所述的酒酒球菌SD-1b的培养方法为:
1)在固体分离培养基中,在28-30℃和厌氧充氮气条件下培养5-8天,得分离菌株;
2)对步骤1)分离获得的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扩大,液体培养25-28℃,静置,在培养菌到对数期末时进行离心收集菌体,离心转速为1000rpm;
所述的固体分离培养基为改良ATB培养基或改良MRS培养基。
所述的改良ATB培养基:ATB培养基+50mg/L放线菌酮+50mg/L万占霉素。
所述的改良MRS培养基:MRS培养基+10%番茄汁+50mg/L放线菌酮+50mg/L万古霉素。
所述的ATB培养基的配方为:ATB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g,酵母浸出物5g,葡萄糖10g,硫酸镁0.2g,硫酸锰0.05g,盐酸半胱氨酸0.5g,1MHCL或NaOH调pH至4.8。
所述的MRS培养基的配方为:MRS培养基+10%番茄汁+50mg/L放线菌酮+50mg/L万古霉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9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主控控制器及电子系统
- 下一篇:一种ICT测试针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