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吨位钢梁液压同步顶升施工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3844.1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7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林用祥;王俊;叶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王芸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吨位 钢梁 液压 同步 施工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钢梁安装施工设备及方法,特别是一种大吨位钢梁液压同步顶升施工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梁钢梁安装施工中,目前桥梁钢梁安装通常采用缆索起重机垂直提升、浮吊吊装或者履带起重机等起吊设备吊装,所述方法采用的设备体型较大不易安装,在操作过程中操作复杂、安装精确度不高、安全性差,并且吊装高度有限,和吊装吨位有限无法达到上万吨的吊装。
目前现有技术还有采用连续提升液压千斤顶顶升的施工方法,一般是将千斤顶置于拱上或千斤顶置于梁底,通过千斤顶活塞的连续伸缩提升钢梁就位安装;
千斤顶置于拱上时:
一般桥梁拱肋跨度均较大,并处于高空,千斤顶及液压油泵转移至下一个工位时需另外设置专门的转移设备或机构进行高空作业,千斤顶安装非常不方便,转移效率低、安全威胁大,同时经济性差;
千斤顶置于梁底时:
需在钢梁主体结构上另设置临时钢绞线通过孔,破坏主体结构性能,经济性较差;
千斤顶高度超过2m,在梁底安装较为困难;同时千斤顶安装时必须保持梁底2m以上空间,导致钢梁运输到位时需将钢梁抬升2m以上方能安装千斤顶,钢梁到现场后需另外采用设备举升钢梁,安全威胁大,经济性差,施工效率低,操作也不便。
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操作复杂,安装精度不佳,操作过程安全性差,吊装高度和吊装吨位有限,经济性差,施工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采用连续提升液压千斤顶顶升方法顶升钢梁时,将千斤顶置于拱上或梁底时带来的操作复杂、安装精度不佳、操作过程安全性差、吊装高度和吊装吨位有限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吨位钢梁液压同步顶升施工设备及方法,该顶升施工设备操作简单,顶升高度更高,顶升吨位更大,操作方法更安全,安装精度高,经济性较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吨位钢梁液压同步顶升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待提升钢梁上的至少四组组提升部件,其中每组所提升部件包括:
第一临时吊耳,所述第一临时吊耳设置于待提升位置上的固定支撑结构,所述第一临时吊耳与提升箱固定连接;
若干个第二临时吊耳,若干个所述第二临时吊耳设置在待提升钢梁表面;
至少两根钢吊带,其一端均连接在钢梁表面的所述第二临时吊耳上,另一端连接在顶升支座上;
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设置于顶升支座下端,所述液压千斤顶包括上端夹片、下端夹片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通孔与所述顶升支座的通孔对齐;
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与液压千斤顶和电气自动控制箱相连接;
吊装钢绞线,所述吊装钢绞线的一端与提升箱固定连接,所述吊装钢绞线的另一端穿过顶升支座的通孔和液压千斤的通孔后,通过液压千斤顶上设置的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进行固定;
通过吊装钢绞线,将第一吊耳和提升箱与顶升支座和液压千斤顶连接,在由顶升支座上设置的钢吊带,钢吊带上设置有的第二临时吊耳将待提升钢梁与顶升支座固定连接,实现待提升位置上的固定支撑结构与待提升钢梁间连接,通过液压泵站与液压千斤顶内设置的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的配合实现待提升钢梁的提升。采用这种结构,通过电器自动控制箱对液压千斤顶中的活动活塞、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的控制,拉伸吊装钢绞线,提升顶升钢梁,操作安装简单,安装精确度高,提升距离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临时吊耳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支撑结构固定连接。采用这种结构,方便对所需顶升位置的上进行安装与拆卸。
优选的,所述第二临时吊耳通过螺栓与待提升钢梁的梁面固定连接。采用这种结构,方便在待顶升的钢梁上进行安装与拆卸。
优选的,所述液压泵站包括夹片液压泵站和千斤顶液压泵站,所述夹片液压泵站与液压千斤顶中的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连接,并控制多个液压千斤顶中的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所述千斤顶液压泵站与千斤顶相连,并控制多个液压千斤顶中的活动活塞,所述夹片液压泵站和千斤顶液压泵站均与电气自动控制箱相连接。采用这种结构,通过电气自动控制箱相对夹片液压泵站和千斤顶液压泵站的控制,调配液压千斤顶中的上端夹片、下端夹片和液压千斤顶中的活动活塞工作状态,对吊装钢绞线进行拉伸,使操作过程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3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