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温度梯度可调节的温场装置生长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0519.3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9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桑元华;康学良;梁龙跃;郭岱东;赵莉莉;乔永军;翟仲军;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山东华特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30 | 分类号: | C30B29/30;C30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温度梯度 调节 装置 生长 化学 计量 铌酸锂 晶体 方法 | ||
1.一种利用温度梯度可调节的温场装置生长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方法,该方法在现有温场装置的基础上,针对保温罩进行改动,其特征在于,将保温罩设置为可拆分的且紧密接触的两部分,一部分是位于保温罩上口、壁厚为3.2-6.4cm且其顶部设置有固定装置的类圆环体,命名为可移动保温帽,另一部分是原保温罩剔除上述类圆环体后的部分,命名为固定保温套;同时在生长炉内部顶端设置一个由定滑轮组构成的传动装置,并通过钢丝将该传动装置与所述可移动保温帽顶部的固定装置连接,通过控制该传动装置实现对可移动保温帽的提升或下降;当可移动保温帽上升时,温场装置内的纵向温度梯度会相应增大,当可移动保温帽下降时,温场装置内的纵向温度梯度会相应减小;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1)根据设定制备的提拉晶体的质量,称取相应质量粒径为200-500nm的用于生长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球状多晶料,然后装填至铂金坩埚中,在绑好籽晶并调节籽晶底部距离铂金坩埚上沿的垂直距离是12-15cm后,打开中频加热电源,升温化料获得铌酸锂熔体;
(2)在晶体生长初期,将温场装置中的可移动保温帽提升10-15cm,待温度稳定0.5-2小时后,将绑好的籽晶下降与铌酸锂熔体液面接触,观察籽晶直径稳定之后,按照0.5-1℃/小时升高温度,同时按照1-4mm/小时的提拉速度提升籽晶,1-4小时完成缩颈过程;然后按照1-2℃/小时降低温度,同时按照1-4mm/小时的提拉速度提拉晶体,经过4-16小时,使晶体直径达到预定尺寸,完成晶体生长的放肩过程;
(3)在晶体生长中后期,将温场装置中的可移动保温帽下降至与固定保温套的紧密复合,构成与现有温场装置中的保温罩相同的状态,待温度稳定0.5-2小时后,按照0.1-0.5℃/小时降低温度,同时按照0.2-1mm/小时的提拉速度提拉晶体,进行晶体的等径生长,直至达到预定晶体长度;再按照1-4℃/小时升温0.5-1小时,然后手动将晶体拉脱液面,并按照1℃/小时降温到室温,即获得设定制备的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温度梯度可调节的温场装置生长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在晶体生长初期,将温场装置中的可移动保温帽提升11-13cm,待温度稳定1小时后,将绑好的籽晶下降与铌酸锂熔体液面接触,观察籽晶直径稳定之后,按照0.8℃/小时升高温度,同时按照2-3mm/小时的提拉速度提升籽晶,2-3小时完成缩颈过程;然后按照1.5℃/小时降低温度,同时按照2-3mm/小时的提拉速度提拉晶体,经过8-12小时,使晶体直径达到预定尺寸,完成晶体生长的放肩过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温度梯度可调节的温场装置生长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在晶体生长中后期,将温场装置中的可移动保温帽下降至与固定保温套的紧密复合,构成与现有温场装置中的保温罩相同的状态,待温度稳定1小时后,按照0.3℃/小时降低温度,同时按照0.5mm/小时的提拉速度提拉晶体,进行晶体的等径生长,直至达到预定晶体长度;再按照2-3℃/小时升温0.5-1小时,然后手动将晶体拉脱液面,并按照1℃/小时降温到室温,即获得设定制备的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山东华特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学;山东华特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05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