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特困地灌木树种规模化造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6513.7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5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玲;施士争;韩杰峰;隋德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00;A01G23/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2111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 特困 灌木 树种 规模化 造林 方法 | ||
1.一种盐碱特困地灌木树种规模化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排水系统构建:在江苏沿海40cm土层含盐量0.5%以下、PH值8.9以下的立地,贯通林地内外排水系统,地下水位控制在0.6米以下;
2)造林品种:选用灌木柳、紫穗槐、枸杞、4倍体刺槐中的一种;
3)土壤改良:提前1年半开始土壤改良,第1年11月中旬施用鲜重为8吨以上的牛粪、有机肥2吨以上,深翻40厘米,次年种植田菁8公斤/亩,施3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尿素;种子成熟前粉碎翻耕入土,深度40厘米;12月中旬再深翻40厘米、整平土地;
4)整地作床:下年土壤解冻后采取高床造林,造林地每隔30米挖40厘米深、60厘米宽的排水沟;扦插床床面宽1.2米、长30米,相邻两床间挖30厘米宽、20厘米深的小沟,作床前,每亩施用保水剂3公斤/亩;
5)地膜覆盖:筑床完成后,用黑色地膜覆盖苗床;
6)造林:在3月上旬至中旬造林,灌木柳用小头直径1厘米以上、长15厘米且直径和条长标准差不超过10%的插穗扦插造林,扦插时芽向上、直插、插穗上端与床面平齐,每床纵向扦插两行,株距0.4米,行距不小于1.0米;紫穗槐或枸杞或4倍体刺槐采取植苗造林,采用1年生、地径0.8厘米以上、苗高1米以上且直径和苗高标准差不超过10%的壮苗造林,每床植苗1行,株距0.5米,造林后用细土压实地膜破损口,最后行间覆盖5厘米厚的碎稻草覆盖保墒;
7)管理:植苗造林时,造林1周内无雨,则造林后立即平茬,根桩与床面平齐,地膜降解破损后,杂草萌生时,用小型机械在行间旋耕松土和除草,年底补植缺株后,全部平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特困地灌木树种规模化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木柳为苏柳52-2、苏柳1050和苏柳2345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65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灭菌器的干燥空气补气加热及冷却装置
- 下一篇:灭菌柜的喷淋接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