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噁唑啉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8209.6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1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胡长文;於兵;程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63/38 | 分类号: | C07D26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周蜜,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噁唑啉酮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2-噁唑啉酮(2-oxazolidinone)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温和条件下将二氧化碳(CO2)固定为2-噁唑啉酮衍生物的绿色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导致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持续积累,进而引发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几年来,二氧化碳的固定与资源化利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在有机合成方面,由于其廉价易得、安全无毒等特性,二氧化碳可以作为羧(酯)基化试剂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T.Sakakura,J.-C.Choi,H.Yasuda,Chem.Rev.,2007,107,2365-2387;K.Huang,C.-L.Sun,Z.-J.Shi,Chem.Soc.Rev.,2011,40,2435-2452;S.N.Riduan,Y.Zhang,Dalton Trans.,2010,39,3347-3357;M.Cokoja,C.Bruckmeier,B.Rieger,W.A.Herrmann,F.E.Kühn,Angew.Chem.Int.Ed.,2011,50,8510-8537;D.J.Darensbourg,Chem.Rev.,2007,107,2388-2410.)。
2-噁唑啉酮是非常重要的羰基杂环骨架,在医药、农药、不对称合成、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T.A.Mukhtar,G.D.Wright,Chem.Rev.,2005,105,529-542.)。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光气法来合成2-噁唑啉酮。由于光气具有剧毒,且在使用过程会产生腐蚀性的HCl气体,因此,光气法常常带来设备腐蚀、环境污染等隐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及绿色化学的兴起,开发绿色环保的工艺合成2-噁唑啉酮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近年来,以二氧化碳作为酯基化试剂合成2-噁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二氧化碳与氮杂环丙烷反应、二氧化碳与炔丙胺反应、二氧化碳与氨基醇反应(Z.-Z.Yang,L.-N.He,J.Gao,A.-H.Liu,B.Yu,Energy Environ.Sci.,2012,5,6602-6639;J.Hu,J.Ma,Q.Zhu,Z.Zhang,C.Wu,B.Han,Angew.Chem.Int.Ed.,2015,54,5399-5403;S.Kikuchi,S.Yoshida,Y.Sugawara,W.Yamada,K.Sekine,I.Iwakura,T.Ikeno,T.Yamada,H.-M.Cheng,Bull.Chem.Soc.Jpn.,2011,84,698-717;M.Yoshida,T.Mizuguchi,K.Shishido,Chem.Eur.J.,2012,18,15578-15581;A.Ueno,Y.Kayaki,T.Ikariya,Green Chem.,2013,15,425-430;H.Zhou,Y.-M.Wang,W.-Z.Zhang,J.-P.Qu,X.-B.Lu,Green Chem.,2011,13,644-650.)。但是所述方法通常需要高温、高压等反应条件,并且反应原料需要繁琐的合成步骤、价格昂贵,制备的2-噁唑啉酮衍生物类型十分有限。2008年,李朝军课题组报道了廉价易得端炔、醛、伯胺、二氧化碳四组分串联反应实现了2-噁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但是所述方法中催化剂用量高达30mol%,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Yoo,W.-J.;Li,C.-J.,Adv Synth Catal 2008,350,1503-1506)。因此,发展高效率、低能耗、条件温和、经济环保的绿色合成方法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噁唑啉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高效、经济、环保地制备2-噁唑啉酮衍生物。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2-噁唑啉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2-噁唑啉酮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式为:
其中,R1为烷基或苄基,R2为芳基,R3为芳基;
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向伯胺中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白色固体为氨基甲酸铵盐,然后将氨基甲酸铵盐与催化剂、溶剂、末端炔烃和醛混合,密封后在搅拌条件下于40℃~120℃反应8h~24h,反应完毕,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2-噁唑啉酮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8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