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拟南芥ZFN3蛋白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9322.6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7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晁跃辉;韩烈保;肖国增;滕珂;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6 | 分类号: | C07K16/16;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拟南芥 蛋白 多克隆抗体 制备 重组表达载体 重组蛋白抗原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核苷酸序列 特异性识别 蛋白功能 蛋白抗体 功能鉴定 免疫动物 血清分离 检测 构建 转化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拟南芥ZFN3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含有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重组表达载体,将所述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蛋白抗原;(2)将所述重组蛋白抗原免疫动物,经血清分离纯化获得拟南芥ZFN3蛋白多克隆抗体。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拟南芥ZFN3蛋白,而不能识别拟南芥其他蛋白,在ZFN3蛋白的检测和功能鉴定具有广泛用途。ZFN3蛋白抗体的制备为在拟南芥中检测ZFN3蛋白及研究ZFN3蛋白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拟南芥ZFN3蛋白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拟南芥,是在植物科学,包括遗传学和植物发育研究中的模式生物之一。拟南芥的优点是植株小、每代时间短、结子多、生活力强。拟南芥的基因组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的。其整个基因组已于2000年由国际拟南芥菜基因组合作联盟联合完成,也是第一个被顺序分析的植物基因组。拟南芥是自花受粉植物,基因高度纯合,用理化因素处理突变率很高,容易获得各种代谢功能的缺陷型。由于具有上述这些优点,所以拟南芥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
转录因子是一组识别特异DNA序列的蛋白,能促进或抑制某些特定基因的转录及表达,从而导致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转录因子ZFN3是一种特殊的锌指蛋白(zincfinger protein),它含有五个CCCH锌指结构,在拟南芥叶片衰老过程中,表达量逐渐升高。拟南芥yuc6-1D的突变体,能够通过不断积累生长素,来推迟叶片的衰老,通过基因芯片分析表明,ZFN3基因在该突变体中,表达量显著下降,ZFN3蛋白编码基因已经被北京大学LeafSenescence Database收录为调节叶片衰老的候选基因。但目前关于ZFN3蛋白的抗体未见报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针对拟南芥ZFN3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从而为研究和利用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有力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填补现有的拟南芥ZFN3蛋白检测领域的空白,开发一种针对拟南芥ZFN3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拟南芥ZFN3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含有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重组表达载体,将所述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蛋白抗原;
(2)将所述重组蛋白抗原免疫动物,经血清分离纯化获得拟南芥ZFN3蛋白多克隆抗体。
其中,所述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为发明人通过对拟南芥ZFN3蛋白序列进行大量分析比对发现的两条特异性多肽片段的编码DNA。
可选的,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含有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中,SEQ ID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含有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为了使得SEQ ID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编码的多肽片段能够在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准确高效的表达获得重组蛋白抗原,发明人在这两段序列之间加入了一段GGGGGGGGGGGGTCC序列。
可选的,所述重组表达载体是将含有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的。
可选的,所述重组蛋白抗原含有如SEQ ID No.4和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优选的情况下,所述重组蛋白抗原含有如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9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