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过零检测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10421.6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6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方健;周义明;李桂英;梁湛;沈逸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175 | 分类号: | G01R19/175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压过零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如今,几乎所有产生的电能都是AC(交流电或极性)型的,而电子系统所需要的则为DC(直通电流或固定极性)型。即使是传统上只接受交流电的设备(例如电机)也越来越多地需要为其微控制器(内嵌以提供智能控制和更高的效率)提供DC供电。从AC至DC的转换过程被称为整流。无源二极管桥式整流器是一种最广泛使用的电路。在大多数场合中,它都体现出电路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然而在高功率应用中,二极管会消耗大量的功率,而且当采用低电压输入时,两个固有的二极管压降将大幅削减工作电压。此外,提升传统二极管桥的功率耗散水平需要增加散热工作量,以便把二极管温度保持在限值范围之内。在低功率级别下,空余的电路板面积也许足以满足散热的要求,但在较高的功率级别下,就必需布设庞大而笨重的散热器,需要采用单独的电路板装配工序来绑住或栓上这些散热器,因而导致装配成本增加。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采用低损耗N沟道MOSFET替换了全波桥式整流器中的全部4个二极管,以显著降低功率耗散并增加可用电压。由于电源效率的提升免除了笨重的散热器,因此缩减了电源尺寸。通过免除二极管桥中固有的两个二极管压降提供了额外的裕度,在低电压应用将得到更大的可用电压,在高压应用中则可以有效的降低功耗。
但是在这种新型的全波桥式整流器电路中,所面临的问题是:用于替代二极管的4个外部开关管(连接方式与传统整流桥相同)的开启与关断要与输入交流电压的正负半周相一致。由于传统的比较器不能承受高压,在高压下器件易被击穿,无法完成高压交流电的过零点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压过零检测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过零检测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比较器电路、逻辑输出电路和加速电路,所述比较器电路接外部交流输入信号,其输出端接逻辑输出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逻辑输出电路的输出信号通过加速电路反馈回比较器电路;其中,
如图2所示,所述比较器电路由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NMOS管N1、第二NMOS管N2、第三NMOS管N3、第四NMOS管N4、第一PMOS管P1、第二PMOS管P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构成;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第一路外部交流输入信号,其负极接第一NMOS管N1的漏极;第一NMOS管N1的栅极接使能信号,其通过第五电阻R5后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第二路外部交流输入信号,其负极接第二NMOS管N2的漏极;第二NMOS管N2的栅极接使能信号,其源极通过第六电阻R6后接地;第一PMOS管P1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R1后接第二NMOS管N2的源极,其栅极接第一NMOS管N1的源极,其漏极通过第三电阻R3后接第二NMOS管N3的漏极;第二PMOS管P2的源极通过第二电阻R2后接第一NMOS管N1的源极,其栅极接第二NMOS管N2的源极,其漏极通过第四电阻R4后接第四NMOS管N4的漏极;第三NMOS管N3的源极接地;第四NMOS管N4的源极接地;
所述逻辑输出电路由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反相器IV1、第二反相器IV2、第三反相器IV3、第四反相器IV4、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构成;其中,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第三电阻R3与第三NMOS管N3的连接点,其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接电源VDD,其发射极接地,其基极通过第九电阻R9后与其发射极连接;第二反相器IV2的输入端接第一三极管Q1与第七电阻R7的连接点,其输出端接第一反相器IV1的输入端;第一反相器IV1的输出端为高压过零检测电路的第一路输出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接第四电阻R4与第四NMOS管N4的漏极的连接点,其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R8后接电源VDD,其发射极接地,其基极通过第十电阻R10后接其发射极;第三反相器IV3的输入端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八电阻R8的连接点,其输出端接第四反相器IV4的输入端;第四反相器IV4的输出端为高压过零检测电路的第二路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0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