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拟南芥AtACS2基因在棉花抗旱和早熟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6398.1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江静;韩栓;张华;梁勋;张治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52;C12N15/82;A01H5/00;A01H6/6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75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拟南芥 atacs2 基因 棉花 抗旱 早熟 方面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拟南芥ACS2基因(AtACS2)基因在棉花抗旱和早熟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干旱缺水危害作物生产。缺水因素主要包括:一是环境干旱缺水,由于雨水分布不均、季节性缺水等因素造成的植物无水分可利用;二是植物对水分利用环节障碍,由于低温冷害可以造成植物根部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能力低下、细胞中水分运输和利用障碍,而高温造成植物体内水分蒸发过多等。以我国中北部棉花生产为例:棉花营养生长期间经常遭遇夏季高温、干旱缺水等胁迫,而棉花收获时期经常遭遇秋末季节的“干旱、早霜冻”等不利气象条件。这些不利因素危害棉花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其结果造成棉花“未熟先衰”、棉纤维产量和质量下降。棉花成熟越晚,遭受这些灾害的机会越大。因此,“早熟而不早衰”是棉花生产追求的农艺性状之一。
研究认为:植物激素乙烯及其前体物质1-氨基环丙烷羧酸(1-amino- cyclopropane -1 -carboxylic acid,ACC)是植物生长发育主要调节剂,在感受环境变化并调节自身生长发育过程中担当信号分子。植物体内ACC含量变化与植物应对缺水干旱反应的关联机制一直被关注。当遭遇干旱胁迫时,植物体组织中的ACC及乙烯含量发生显著变化。ACC合酶(ACC synthase, ACS)负责体内ACC生物合成。有意思的是:各种ACS同工酶功能冗余,但在应对不同生长发育信号、环境刺激时可能具有专一性,比如:参与果实成熟与调节干旱或盐渍反应的ACS成员是不一样的;单个的ACS活性变化不一定引发植物体内乙烯含量变化,但可以引发显著的生理反应。因此,进一步分析不同的ACS活性变化与其引发的植物生理反应特点,阐释其在忍受干旱反应中的功能专一性,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基因组中的ACS2(GhACS2)与拟南芥ACS2(AtACS2)同源性很高(63.17%,见图1)。研究已表明,GhACS2是调节棉纤维伸长的关键因子。但是,目前尚不知ACS2表达活性是否与棉花成熟与衰老进程有关,水分吸收与利用是否影响其相关的成熟与衰老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观察模式植物拟南芥AtACS2参与调节水分吸收和成熟进度的基础上,对其在棉花抗旱、生长发育调节(早熟)方面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研究分析,从而为耐旱新品种棉花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拟南芥AtACS2基因在棉花抗旱和早熟方面的应用,该基因编号为At1g01480,其CDS长度为1491bp,编码496个氨基酸,所编码蛋白属于ACC合成酶同功酶一种;
将该基因加强表达后转染棉花,即可获得抗旱、早熟不早衰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系或品种,所述棉花为普通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
所述拟南芥AtACS2基因在棉花抗旱和早熟方面的应用,拟南芥AtACS2基因加强表达
并转染棉花的过程采用将能够启动AtACS2过表达的“强启动子+ACS2编码序列”的遗传载体转入普通陆地棉的方式进行,具体过程如下:
(1)将拟南芥AtACS2的CDS序列连接到载体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所述载体为pCMBIA super1300(pSuper1300)载体,具体过程为:
首先,以拟南芥AtACS2总RNA为模板,反转录制备cDNA。同时根据拟南芥网站提供的信息,设计分别带有SpeI酶、SacI酶的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引物序列设计为:
上游引物:5'-CCGCGATGCCAGCTACCGATCCCAATTTCA-3',该引物序列带有SpeI酶切位点;
下游引物:5'-ATCGCAGCTACCCAGTTTAGCACC-3',该引物序列带有SacI酶切位点。
以反转录制备的cDNA为模板进行相应基因序列扩增(PCR),将所得到的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利用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进行扩增产物(基因片段)回收,即获得拟南芥AtACS2的CDS序列。
其次,将所获得的AtACS2的CDS序列与载体pCMBIA super1300以SpeI酶和SacI酶为酶切位点,分别进行双酶切;酶切产物用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后,采用T4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连接体系中基因和质粒的摩尔浓度比为3:1,构建重组质粒表达载体pSuper1300-AtAC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63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