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17868.6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1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许光利;丁春邦;刘泉;梁成刚;黄鹏;徐应杰;江谷驰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曾晓波 |
地址: | 6111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提取 水稻 籽粒 脂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生理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提取方法。
技术背景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稻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稻米产量的不断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日渐成为科学研究的主题。脂肪是稻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水稻的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以及贮藏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稻米中的脂肪含量虽然不高,但多为优质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等对人体有益成分,与蛋白质、淀粉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提高稻米脂肪含量能显著地改善稻米品质。同时稻米在生长及贮藏过程中,脂肪的分解也会导致稻米品质的下降。因此,探索并研究水稻籽粒脂肪即如何提高稻米的品质成为科学工作者日益关注的课题。
目前,在生理研究中水稻籽粒脂肪的提取主要是采用传统的索氏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虽然适应性强,但由于水稻中脂肪含量比较低,索氏提取法具有样品需要量大、有机溶剂多、提取时间长、提取效率低以及易造成环境与资源浪费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开发了一种高效、快速、环保的水稻脂肪超声提取方法,以较低时间、温度、功率以及溶剂用量实现水稻脂肪较高的提取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稻籽粒烘干粉碎;
(2)取适量步骤(1)中制备的粉样加入提取液并充分混合;
(3)在超声条件下提取粗脂肪,使脂肪进入提取液中,然后去除不溶杂质,获得脂肪溶液。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中,还包括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脂肪溶液的提取液除去,获得粗脂肪产品。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中,所述步骤(4)具体为:将步骤(3)制得的脂肪溶液在40-60℃下进行真空冷凝旋转蒸发,除去提取液;再在80-105°C下将产品烘干至恒重。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中,所述提取液为正己烷、石油醚、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正己烷。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中,所用提取液为色谱纯级别。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所称取的水稻粉样含水量<10%,并过100目筛,称取量需 ≥1.5g。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中,步骤(2)中粉样与提取液的料液比为1g:8~15ml。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中,步骤(3)中超声的功率为50~200W,提取温度为30~50℃,提取时间为30~50min。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中,步骤(3)中超声的功率为123W,提取温度为42℃,提取时间为37min。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去除不溶杂质可以选择离心或过滤等分离方法,优选为5000rpm下离心10分钟。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中,所述超声是在超声装置进行水浴超声,进一步的,所述超声装置所使用的溶剂为蒸馏水。选择蒸馏水做为溶剂首先能够满足提取要求,其次环保、无污染、并可重复利用。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超声提取水稻籽粒粗脂肪的方法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稻籽粒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粉碎并过100目筛,称取量≥1.5g于50ml离心管中;
步骤二,加入色谱纯级正已烷混合均匀,料液比为1g:8~15ml,置于溶剂为蒸馏水的超声装置中,在超声功率123W,温度42°C下提取37min。该超声方法下的水稻籽粒粗脂肪提取率为77.31%。
进一步的,还可以包含水稻脂肪的提取率测定方法:
将提取完后的离心管5000rpm下离心10分钟,置上清液于圆底烧瓶(瓶重m1)中,40℃真空冷凝旋转蒸发,再将圆底烧瓶在105℃下烘至恒重(m2),计算所得粗脂肪含量m2-m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7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工真三轴试验双向微摩擦荷载传力板
- 下一篇:自动定时抽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