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的净化装置及净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1411.2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3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震宇;闫文斌;葛常艳;周玲;张俊杰;王新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冀衡集团有限公司威武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1 | 分类号: | C01B7/01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13119 | 代理人: | 马云海 |
地址: | 053400 河北省衡***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石蜡 氯化氢 净化 装置 工艺 | ||
1.一种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副产氯化氢气体预处理机构、氯化氢气体吸收机构、浓盐酸油酸分离机构和浓盐酸解析机构构成;其中,
所述的副产氯化氢气体预处理机构,包括设置有搅拌机构、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进气口、重质蜡油进口和氯化氢气体出口的蜡油吸收釜、旋分离器和冷却器;其中,所述蜡油吸收釜的氯化氢气体出口与所述旋分离器的进料口连通,该旋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和气体出口分别与蜡油收集机构以及所述冷却机构连通;
所述的氯化氢气体吸收机构包括至少两级串联联通的氯化氢气体降膜吸收塔和串联连接的尾气吸收塔;
所述的浓盐酸油酸分离机构,包括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罐体,在所述的罐体中设置有将所述进、出料口分隔于其两侧的隔油板,该隔油板与所述罐体底部间设置有盐酸流道;
所述的浓盐酸解析机构由设置有再沸器的解析塔以及与该解析塔的出气口连通的冷却机构构成,所述解析塔的进料口和稀酸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浓盐酸油酸分离机构的出料口及所述氯化氢气体降膜吸收塔的进料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副产氯化氢气体预处理机构中的冷却机构后设置有与其冷却出口连通的氯化氢气体除雾器,该除雾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的蜡油收集机构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浓盐酸油酸分离机构的出料口设置于高于所述盐酸流道的罐体侧壁上,在所述的罐体中与所述的进料口处设置有其出口高于所述盐酸流道的进料管;在构成所述罐体的进料口侧设置有其出气口高于所述盐酸流道的氮气管,且该氮气管的出气口设置有由开有鼓气孔的放射状结构的鼓泡杆形成的鼓泡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析塔的进料口和所述浓盐酸油酸分离机构的出料口间设置热交换加热机构,该热交换加热机构的热介质进、出口分别与所述解析塔的稀盐酸出口和所述氯化氢气体降膜吸收塔的吸收介质进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析塔的出气口和所述解析塔塔体间设置有回流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浓盐酸解析机构的冷却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冷凝酸出口。
7.一种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的净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进行预处理
通过与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与重质蜡油反应去除氯化氢气体中的氯气,并去除部分蜡油;
第二步,对氯化氢气体进行吸收形成浓盐酸;
第三步,对形成的浓盐酸进行油酸分离;
第四步,对油酸分离出的浓盐酸进行解析,形成纯净的氯化氢气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进行预处理工序中,控制吸收釜内的温度在80±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氯化氢气体进行吸收工序中,对氯化氢气体进行吸收形成浓盐酸时,控制降膜吸收塔的温度为3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冀衡集团有限公司威武分公司,未经河北冀衡集团有限公司威武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14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