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公共汽车出行响应系统及响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7350.0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6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发;李姝红;于卓;李世武;孙文财;王琳虹;魏学新;徐艺;刘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淑秋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技术 公共汽车 出行 响应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服务区域按需扩展的基于车联网(CV)技术的公共汽车出行响应系统及响应方法,系公共交通系统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公共汽车出行是城市居民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也是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最大的出行方式,公共汽车出行方便性、快捷性将直接影响城市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方式通常有三种:定线定站服务,定线不定站服务,不定线不定站服务。公共汽车运营方式主要是前两种方式,目前的运营方式无法满足部分区域无常态、非定期出行乘客的对公共汽车出行的需求。
经发明人长期研究发现,国外车联网技术发展较早,在公共汽车领域主要集中在防避撞、公交信号优先等领域;我国车联网技术研究起步稍晚,发展迅速,目前公共交通领域也仅仅在公交信号优先进行实证研究。考虑节能减排效益,基于CV技术建立一种公共汽车出行服务响应系统,能提高乘客出行效率、显著提高公交覆盖水平和可达性,可真正实现基于需求的乘客出行实时响应,同时避免某些区域不必要的运行,获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服务区域按需扩展的基于车联网(CV)技术的公共汽车出行响应系统及响应方法,该响应系统及响应方法能够使公共汽车服务方式由固定线路方式改变为可变线路方式,满足部分区域无常态非定期出行的乘客出行需求,实现实时响应,可扩大公交线路服务范围、减少区域固定的公交线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基于车联网(CV)技术的公共汽车出行响应系统包括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乘客出行响应子系统和驾驶人辅助子系统;所述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单元(OBU)、安装在主干道路和辅助道路上所有站点的路侧设备(RSE);乘客出行响应子系统包含站点终端和车载终端,站点终端安装于辅助道路站点,车载终端安装于车辆上,站点终端通过路侧设备(RSE)与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的车载单元之间进行通讯,车载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设备与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的车载单元之间进行通讯;驾驶人辅助子系统安装在车辆上,由相互连接的控制模块与驾驶决策辅助信息发布设备组成,车载单元与控制模块通讯。
所述站点终端包括输入设备、控制盒、传输设备;输入设备采集乘客需求信息;控制盒中的处理器接收并响应输入设备采集的乘客需求信息,然后通过传输设备及站点处安装的路侧设备将乘客需求信息提交给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的车载单元。
所述站点终端包括输入设备、控制盒、显示屏幕、传输设备;输入设备采集乘客需求信息;控制盒中的处理器接收并响应输入设备采集的乘客需求信息,然后通过传输设备及站点处安装的路侧设备将乘客需求信息提交给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的车载单元。
所述车载终端包括输入设备、控制盒、传输设备;输入设备采集车上乘客的需求信息;控制盒中的处理器接收并响应输入设备采集的乘客需求信息,然后通过传输设备将乘客需求信息提交给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的车载单元。
所述车载终端包括输入设备、控制盒、显示屏幕、传输设备;输入设备采集车上乘客的需求信息;控制盒中的处理器接收并响应输入设备采集的乘客需求信息,然后通过传输设备将乘客需求信息提交给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的车载单元。
所述车载终端可通过有线或无线设备与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的车载单元进行通讯。
所述站点终端还可以安装于主干道路站点。
所述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将构建起服务车辆与道路之间的信息交互平台,为出行需求及有关服务信息传输提供软硬件环境保障,该子系统主要采用CV设备。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的CV设备,为出行需求及相关信息传输提供软硬件环境保障。所用CV硬件设备采用市场上成熟设备,包括路侧设备(RSE)和车载单元(OBU),在RSE安装时需要保证两相邻设备之间的距离必须小于两设备信息广播半径之和,满足必要的信息传输同时尽量减少RSE设备的使用量。主干道路是公共汽车必须运行的服务路线,而辅助道路是该公共汽车根据乘客提出需求而实时响应的服务路线。主干道路所有公交站点可以安装路侧设备RSE,辅以乘客出行响应子系统和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的车载单元OBU,能够使驾驶人获取最近站点行人出行需求,便于驾驶人灵活制定车辆运行站点停靠计划;辅助道路站点必须安装路侧设备(RSE),辅以乘客出行响应子系统和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的车载单元OBU,才能真正实现按需提供乘客出行服务。传统的公交车辆只沿着固定的公交线路行驶,而本发明则可以根据需求使车辆进入辅助道路行驶,将公共交通服务方式由固定线路方式改变为可变线路方式,满足部分区域无常态非定期出行的乘客出行需求,实现扩大公交线路服务范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7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