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面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1763.6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4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思明;熊善柏;黄汉英;胡月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7/109 | 分类号: | A23L7/109;A23L31/0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膳食 纤维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面,其原料成分包括:
主料:小麦粉100份;
辅料1:食用菌10-50份、食盐0.5-2份,糖0.5-1份;
辅料2:转谷氨酰胺0.1-0.5份,赖氨酸0.01-0.6份,谷氨酸0.01-0.6份,乳酸钙0.1-0.5份,复合磷酸盐0.2-0.8份,变性淀粉1-3份,食用碱0.1-0.2份,纤维素酶0.1-0.5份,维生素C 0.2-0.5份,魔芋精粉0.1-0.5份;
所述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面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步骤一,按比例称取辅料1,食用菌经清洗,加入食盐和糖,破碎,得到初磨菌浆;所述破碎过程包括,将清洗后的食用菌切丁,加入食盐和糖以及0.5~2倍体积的水,破碎至50~80目,得到初磨菌浆;
步骤二,按比例称取辅料2,与步骤一得到的初磨菌浆混合,经超微细化酶解,得到微细化酶解菌浆;所述超微细化酶解过程包括,向破碎得到的初磨菌浆中加入辅料2,研磨,于40-60℃保温0.5-2h,过120目筛,得微细化酶解菌浆;
步骤三,将主料经调粉后,与步骤二得到的微细化酶解菌浆一起和面、成型,制得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鲜湿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面原料成分如下:
主料:小麦粉100份;
辅料1:食用菌30份、食盐1份,糖0.8份;
辅料2:转谷氨酰胺0.3份,赖氨酸0.3份,谷氨酸0.3份,乳酸钙0.3份,复合磷酸盐0.5份,变性淀粉2份,食用碱0.15份,纤维素酶0.3份,维生素C 0.4份,魔芋精粉0.4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面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比例称取辅料1,食用菌经清洗,加入食盐和糖,破碎,得到初磨菌浆;所述破碎过程包括,将清洗后的食用菌切丁,加入食盐和糖以及0.5~2倍体积的水,破碎至50~80目,得到初磨菌浆;
步骤二,按比例称取辅料2,与步骤一得到的初磨菌浆混合,经超微细化酶解,得到微细化酶解菌浆;所述超微细化酶解过程包括,向破碎得到的初磨菌浆中加入辅料2,研磨,于40-60℃保温0.5-2h,过120目筛,得微细化酶解菌浆;
步骤三,将主料经调粉后,与步骤二得到的微细化酶解菌浆一起和面、成型,制得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鲜湿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面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鲜湿面干燥或者冷冻,分别制得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风干面或食用菌高膳食纤维冷冻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面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过程在磨浆机中进行,其中所述磨浆机磨片材料为多元合金钢,盘间距为1-2mm,砂号为16#-30#,转速1000-2000r/min。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面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细化酶解过程在磨浆机中进行,其中所述磨浆机磨片材料为多元合金钢,砂号为60#-320#,转速2000-3000r/min,盘间距为0.2-0.5mm,研磨时间0.2-5min。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面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和面、成型过程包括,将调粉过程得到的调配粉100份和微细化酶解菌浆放入和面机,于转速100~150r/min和面2~5min,然后于40~60℃,相对湿度70~80%下静置10~30min,再于70~80r/min转速和面15~30min,然后于20~30℃,相对湿度80~95%下静置25~35min,压延成型,得到食用菌高膳食纤维鲜湿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17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