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食用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1858.8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6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董梅芳;梁端宾;王思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人民塑料印刷厂 |
主分类号: | C09D11/14 | 分类号: | C09D11/14;C09D11/03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02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食用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食用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印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印刷油墨技术发展至今,各种新型功能的油墨被研制出来应用在各领域,如磁性油墨、防伪造油墨、导电油墨、温度指示用油墨、显色油墨、可食用油墨、发火油墨等。可食性油墨不仅具有印刷油墨的一般共性,还因为其具有可供人食用的性能而逐渐广泛应用于食品(或药品)表面装潢。对可食性油墨而言,要满足印刷适应性,同样应具有印刷油墨的一般组成,如连接料、颜料、填料和助剂等。可食性油墨印刷后直接供人食用,所以对于该油墨的每一个成分,都必须符合人们食用的要求。但是,现有可食用油墨配方中多含有合成化学成分,非天然原料,很难达到国家食品药品的相关标准,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限制了食品、药品印刷的发展。
尤其是对可食性产品,包括食品、药品及可食性包装材料等进行表面印刷是一个新的理念尝试,也是一个新的极富吸引力的市场机遇,可食性油墨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油墨,因其成分均采用可供人食用的原料,能够通过印刷方式转移到食品、药品及可食性包装材料表面,从而起到个性化产品,提高产品表而装饰效果、效率的作用,因而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可食用性油墨的出现,如中国专利CN101709184A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食用油墨,但是该产品中选用了价格较高的壳聚糖作为连接料,提高了生产的成本。中国专利CN103242697A公开一种可食用性油墨,该油墨的原料中选用了具有一定毒性的乙醇,因此,不能做到100%的可食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食用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食用性油墨,其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食用性还包括填料10~20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料为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蜂蜜、淀粉糖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增塑剂为硬脂酸、软脂酸、琼脂、山梨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稳定剂为海藻酸钠、卡拉胶、环糊精、瓜尔胶、魔芋精粉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乳化剂为阿拉伯树胶、豆胶、聚乙烯吡咯烷酮、明胶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食用色素为红曲红、辣椒红、栀子黄、姜黄中的任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填料为淀粉、麦芽糊精的一种或两种。
一种如本发明所述的可食用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在连接料中缓缓加入去离子水、稳定剂、增塑剂、乳化剂,搅拌均匀后,于30~70℃下保温后,得到透明胶体状原浆;
在所述透明胶体状原浆中加入食用色素,搅拌均匀后进行过滤,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可食用性油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可食用油墨以去离子水作为溶剂,避免了有毒的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了油墨的食用安全性;
2、本发明的可食用油墨所采用的原料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
3、本发明的可食用油墨干燥后含水率较低,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4、本发明的可食用油墨还具有流动性好、粘度低、干燥快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可食用性油墨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组成:
本实施例的可食用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葡萄糖中缓缓加入去离子水、阿拉伯树胶、硬脂酸、海藻酸钠,搅拌均匀后,于40~70℃下保温后,得到透明胶体状原浆;
在所述透明胶体状原浆中加入红曲红,搅拌均匀后进行过滤,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可食用性油墨。
本实施例的毒性研究
大鼠试验和白兔试验均无毒。
本实施例的可食用性油墨产品的成本是每公斤12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可食用性油墨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组成:
本实施例的可食用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人民塑料印刷厂,未经上海人民塑料印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18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数码喷印与UV固化的生漆油墨及其调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墨清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