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牡丹内生真菌及该菌生产丹皮酚的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32986.4 申请日: 2015-07-22
公开(公告)号: CN105238697B 公开(公告)日: 2018-05-29
发明(设计)人: 杨国栋;李鹏;董发明;邱妍;林霖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P7/24;C12R1/645
代理公司: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代理人: 罗民健
地址: 471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丹皮酚 内生真菌 保藏 牡丹 菌丝 液体培养 混合液 提取液 抽滤 生产 中国典型培养物 丹皮酚结晶 超声浸提 扩大培养 植物药材 研磨 三角瓶 新鲜 采挖 称重 放入 甲醇 浸提 磨口 装入 自然环境 中药材 冰箱 应用
【说明书】:

一株牡丹内生真菌及该菌生产丹皮酚的工艺,一株牡丹内生真菌J1‑2,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4661,可应用于生产丹皮酚;该菌生产丹皮酚的工艺为,先扩大培养再液体培养,所得液体培养菌进行抽滤,将抽滤所得新鲜菌丝称重,在新鲜菌丝中添加甲醇进行研磨,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装入磨口带塞三角瓶内,在室温下进行超声浸提30 min,浸提后静置,所得上清即为得含丹皮酚的提取液,将该提取液放入4℃冰箱过夜使丹皮酚结晶,得到丹皮酚。本发明利用牡丹内生真菌为生产丹皮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可代替利用采挖植物药材获得丹皮酚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保护中药材从而保护自然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牡丹内生真菌,具体的说是一株牡丹内生真菌J1-2及该菌生产丹皮酚的工艺。

背景技术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目前在我国山东菏泽、安徽铜陵、重庆垫江、河南洛阳、等地有大规模商品化的牡丹种植基地。丹皮又称为牡丹皮,为牡丹的干燥根皮,其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丹皮酚为丹皮中主要的一种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解热、镇痛、抗真菌、抗病毒、抗癌等作用。

植物内生真菌是指整个生活史或者生活史中的某一个阶段存在于植物组织内部或者组织间隙,且不会引起宿主出现明显病症或者没有对宿主造成明显伤害的一类真菌。内生真菌的研究日益成为天然化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种类繁多,包括生物碱类、醌类、酚、甾体类、萜类、肽类等,其药理活性广泛,主要表现为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杀虫、抗结核等。

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植物与内生真菌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内生真菌能产生与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活性物质,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到产生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已成为当今学者的研究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一株牡丹内生真菌,分类命名为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J1-2,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4661,可应用于生产丹皮酚。

利用所述牡丹内生真菌生产丹皮酚中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分离到的单一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分离到的牡丹内生真菌接种到装有固体扩大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倒置在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5天,待菌丝成熟,得到扩大培养后牡丹内生真菌,备用;

所述固体扩大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每升固体扩大培养基取新鲜马铃薯200 g,切块,用蒸馏水煮沸30 min,四层纱布过滤取滤液,之后加入葡萄糖20 g,琼脂17 g充分溶解后再用蒸馏水补足到1000 mL;将配成的固体扩大培养基在121℃下灭菌30min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分装至无菌培养皿中,备用;

步骤二、将扩大培养后牡丹内生真菌接种到装有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放入25℃气浴摇床中,以150 r/min的转速,震荡培养9-13天,得到培养后牡丹内生真菌菌液,备用;

所述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每升液体培养基,取新鲜马铃薯200 g,切块,用蒸馏水煮沸30 min,四层纱布过滤取滤液,之后加入葡萄糖20 g,酵母粉10g,硫酸亚铁1g,硫酸锌0.15g,充分溶解后再用蒸馏水补足到1000 mL,在121 ℃下灭菌30 min,备用;

步骤三、对培养后牡丹内生真菌菌液进行抽滤,将抽滤所得新鲜菌丝称重,在新鲜菌丝中按照每1 g新鲜菌丝20 mL甲醇的量添加甲醇,然后进行研磨,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装入磨口带塞三角瓶内,在室温下进行50-100Hz超声浸提30 min,浸提后静置20-30min,取上清液置于离心管中,以12000 r/min的转速离心5 min,所得上清液即为含丹皮酚的提取液;将含丹皮酚的提取液放入4℃冰箱过夜使丹皮酚结晶,得到丹皮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2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