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藏茶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4715.2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6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一叶一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2 | 分类号: | A23L1/22;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锅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藏茶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火锅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食品。火锅的种类也因地区不同而千奇百味,比如重庆四川西南等地的麻辣火锅,广东等东南沿海的海鲜火锅,北方的羊肉火锅等等。火锅因为其特别的口味而受到喜欢。
目前,主流的火锅仍然是以荤腥、油腻为主,而且一般含有辛辣成分,虽然可以在味觉视觉上满足食用者大快朵颐;但是,对食用者健康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决定火锅味道主要是火锅底料和菜品,而其中的火锅底料又是最为重要的。目前的火锅为了保证味道,往往采用大量的动物油脂尤其是牛油。这样的火锅底料往往给食用者带来健康方面的隐患,尤其是长期高频率食用者,会造成会加重心血管负担,引起或者加重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造成或加重肥胖,并且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藏茶火锅底料,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藏茶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原料:所述原料是以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
藏茶茶水800-1200份
食用盐1-3份
藏茶料包80-120份;
所述藏茶料包的组成成分包括藏茶、食用菌类和香料;
b.藏茶茶水的熬制:取藏茶茶叶,先将茶叶清水洗涤一遍;然后将茶叶放入容器中,加水加热至沸腾,3-10分种后去掉水;然后按300-700重量份茶叶加水50000重量份的比例加入水;加入水后熬煮至水沸腾1-5分钟;然后将茶叶取出按相同比例水熬煮2次,将3次的茶水混合盛装保温待用;
c.制备藏茶料包:按上述比例选取藏茶料包原材料:将所述料包的原料烘干粉碎均匀,装包待用;
d.按上锅前加入上述b步骤制备的藏茶茶水,加上食盐,再加入上述步骤c配制的藏茶料包;
e.上锅后加热至锅底汤料水沸腾1-5分钟后,即可煮食其他素食食用。
所述藏茶茶水优选采用存放10年以上的条茶;
所述藏茶料包中的藏茶优选采用珍藏8年以上的藏茶金尖。
本发明首次将藏茶茶水和藏茶用于火锅底料,并公开了这种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
藏茶,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藏茶的颜色呈深褐色,属于最典型的黑茶。藏茶主产于四川雅安。藏茶是各种制茶中最为耗时、最为复杂的流程茶类,一般要经过和茶、顺茶、调茶、团茶、陈茶等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约六个月左右,依古法炮制出品。标准藏茶褐黑有光,藏茶水具有红、浓、醇、陈四绝的特色。
藏茶一般用于饮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特殊工艺持久发酵制作而成的藏茶包含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等近500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化合物,约700种香气化合物,无机物也相当丰富,包括磷、钾、镁、硒等不少于15种矿物质。具有以下功效特点:
(1)抗氧化;
(2)降低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抑制动脉硬化功效;
(3)抗辐射、抗突变、抗病毒功效;
(4)调理胃肠和改善代谢功效;
(5)解毒和优化水质功效;
(6)全方位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但是,藏茶香味稍为单一,口味也稍为单一,如果仅仅采用藏茶用于煮火锅,会比较寡淡,而且煮菜后汤中菜味比茶味浓,没有浓郁的鲜香口感,让人很难有较好的食欲,饮用过多,不当会适得其反。
另外,食用菌是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一般是作为菜品进行各种方式的烹饪。大部分食用菌具有抗癌、提高免疫等功效。但是,某些食用菌也含有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而且口感、味感欠佳。
上述的香料是指八角等。
本发明基于藏茶和食用菌的上述功能,以及藏茶的包容性,首次将藏茶水作为火锅的底汤,并且辅以含有藏茶、食用菌和香料的料包,作为火锅底料,并采用特殊的制备方法,使得藏茶的精华与食用菌的精华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将各自的保健养生功效发挥到最佳,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火锅的鲜味,口味醇厚清爽,并且呈现出诱人的颜色,从而增加食用者的食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一叶一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一叶一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4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