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悬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4735.X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5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波;陈小平;冯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刘路尧;逢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悬置 系统 | ||
1.一种发动机悬置系统,包括前悬置(1)和后悬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置(1)中的前悬置软垫总成(11)和/或所述后悬置(2)中的后悬置软垫总成(21)为限位软垫总成,所述限位软垫总成包括软垫本体(a)、嵌套在所述软垫本体(a)中并在上下端面连线方向贯穿所述软垫本体(a)的限位套管(b)、设于所述软垫本体(a)上端面处的上限位盖(c)和设于所述软垫本体(a)下端面处的下限位盖(d);所述限位套管(b)、所述上限位盖(c)和所述下限位盖(d)均为刚性件;所述上限位盖(c)和所述下限位盖(d)的周向边缘均设有外限位翻边(e),且所述外限位翻边(e)均向靠近所述软垫本体(a)的方向翻折;
所述上限位盖(c)和所述下限位盖(d)上均设有与所述限位套管(b)间隙配合的通孔(f);
所述限位套管(b)的两端分别伸出对应的所述通孔(f),且所述限位套管(b)的伸出段均设有外螺纹并配合螺母锁紧;或
所述限位套管(b)为中空套管,螺栓依次穿过上限位盖(c)、所述限位套管(b)和所述下限位盖(d)并在两端分别借助螺母锁紧固定;
所述后悬置(2)中包括上下串联布置的两组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固定支架(22)中的第一连接板(221)被固定连接在两组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之间;
所述通孔(f)的周向边缘设有内限位翻边(g);
所述上限位盖(c)上的所述内限位翻边(g)和所述外限位翻边(e)的翻折方向相同;所述下限位盖(d)上的所述内限位翻边(g)和所述外限位翻边(e)的翻折方向相反,且所述下限位盖(d)上的所述内限位翻边(g)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21)上固定孔的内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置软垫总成(11)为矩形块软垫总成,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为所述限位软垫总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2)包括两组由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所述固定支架(22)和后悬置支架(23)装配形成的安装点,且两组所述安装点分别布置固定在发动机飞轮壳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2)还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1)上的第一固定板(22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21)和第一固定板(222)之间的第一加强板(2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支架(23)包括与所述后悬置软垫总成(2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31)、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1)上的第二固定板(232)以及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31)和第二固定板(232)之间的第二加强板(2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47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箱侧悬置结构
- 下一篇:底部导流式电动车底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