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5303.0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5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初升;杨进华;刘红星;郑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羟基 甲氧基 香叶基 黄酮 骨架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具体涉及6位卤代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宫颈癌是对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危险最大的疾病之一,因此寻求高效、高选择和毒副作用小的抗宫颈癌药物是药物研究的主要方向。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其生物活性多种多样,并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有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在肺癌、结肠癌、乳腺癌等治疗和预防中发挥重大作用,其阻止癌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氧化活性、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机制。但是目前获取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中药提取,靠分离提取进行量产比较困难,并且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复杂,作用位点多,造成针对选择性差,其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均没有明确的理论解释,故结构式、靶向性均具有不可操控性。
因此,通过化学合成对其结构改造修饰,寻找一种活性更好、副作用更小的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改性黄酮类化合物,增强其特定药理活性以治疗宫颈癌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作为各种广泛且细致的研究和实验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在合成过程工艺中控制柱层析的体积比,所述化合物有助于提高治疗宫颈癌的性能。基于这种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其具有良好的抗宫颈癌活性,多靶点、多环节、多相应,毒性低,不易产生耐药性。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通过甲基化、卤代、成酯、重排、香叶基化,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控制,提高化合物的靶点,以便获得更好的选择性和活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该衍生物具有以下化学通式(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1表示-OCH3或-OH,R2为-Cl或-Br,R3为-OCH3或-OH,R4为-OCH3或-OH。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是结构式如下的化合物之一:
一种具有5,2’-二羟基-4’-甲氧基-3-香叶基黄酮骨架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2,6-二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进行甲基化反应,采用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10:1,得黄色晶体状的第一中间产物;
步骤二、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溶解于醋酸中,进行卤代反应后,采用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8:1,得黄色液体状的第二中间产物;
步骤三、取2,4-二甲氧基苯甲酸和二氯亚砜,回流,减压旋蒸后加入溶解有所述第二中间产物的无水吡啶中,进行成酯反应,重排反应后,采用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4:1,得到黄色油状的第三中间产物;
步骤四、取所述第三中间产物进行香叶基化反应,采用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10:1,得黄色油状的第四中间产物;
步骤五、将所述第四中间产物溶解在甲醇中,滴加2-4滴浓硫酸,回流2-4h,减压蒸馏出溶剂,加入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采用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5:1,得黄色液体状的第五中间产物;
步骤六、将所述第五中间产物溶解于六甲基磷酰三胺中,进行脱去甲基反应,柱层析,V(石油醚):V(乙酸乙酯)=6:1,得到黄色液体状的目标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学院,未经广西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5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