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茶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8769.6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4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蔡崇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零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加工工艺,特别涉及红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茶的消费位于世界三大饮料之首,被誉为21世纪的健康饮料。这既是因为茶文化的源远流长,更因为茶是一种天然、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性的饮料。众多的研究表明,由于茶叶中含有大量的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茶皂素、生物碱、芳香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近20年来人们对这类“活性成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茶叶在抗癌、防癌、抗氧化、防衰老,抗有害微生物、降血糖、血脂、降低胆固醇吸收、防辐射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功效。由于红茶采用了特殊的“发酵”工序,使鲜叶的茶多酚经过充分的氧化形成了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又统称为茶色素)等特殊成分。不仅使红茶具有了“红汤红叶”的品质风格,更是使红茶具有其他茶类所不及的保健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红茶的制备工艺,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红茶的制备工艺,包括红茶的鲜叶,其制备步骤如下:
a、萎凋:将鲜叶均匀按5~10cm薄摊在萎凋帘上,自然萎凋19~22h,温度20℃~28℃,湿度80%~85%,其中萎凋叶含水率60%;
b、揉捻:投放鲜叶时不要压实,使其成自然状态装满揉桶即可,加盖后在不加压,即空压的条件下依次进行揉捻、加轻压揉捻、空压揉捻、加轻压揉捻、空压、加重压揉捻、空压揉捻、加重压揉捻、空压揉捻;
c、发酵:将揉捻后的鲜叶均匀、松散堆放于簸箕内,厚度15~20cm,后覆盖湿毛巾,在发酵架上发酵约2.5h,温度24℃~29℃,湿度90%,待叶色黄红、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其间,须翻拌2~3次,并将发酵的鲜叶温度控制在34℃以下;
d、二次做形:做形包括做形A和做形B,使红茶成型;
e、摊凉:将做形后的鲜叶放置如温室内摊凉;
f。提香:将制成的红茶放入6CTH6.0茶叶提香机内,在90℃温度条件下静态干燥。
作为优选,用于针形红茶制备步骤包括:(1)萎凋;(2)揉捻:投鲜叶时不要压实,使其成自然状态装满揉桶即可,加盖后在不加压,即空压的条件下依次进行揉捻5min、加轻压揉捻5min、空压揉捻3min、加轻压揉捻10min、空压5min、加重压揉捻6min、空压揉捻3min、加重压揉捻2min、空压揉捻20min,揉捻时间共计为60min,细胞破碎率80%—85%;(3)发酵:将揉捻后的鲜叶均匀、松散堆放于簸箕内,厚度15~20cm,后覆盖湿毛巾,在发酵架上发酵约2.5h,温度24℃~29℃,湿度90%,待叶色黄红、有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其间,须翻拌2~3次,并将发酵的鲜叶温度控制在34℃以下;(4)做形A:将发酵后的鲜叶均匀地投入6CLZ-60理条机的槽内,在温度为90℃条件下理条5min,6~7成干,且形成针形红茶;(5)摊凉:将通过理条的针形红茶在制品取出,在室温下摊凉25min~30min;(6)做形B:将经过摊凉后的针形红茶在制品重新投入理条机槽内,在70℃~80℃温度条件下继续理条做形,时间约20min,制品达7~8成干;(7)提香:将制成的针形红茶放入6CTH6.0茶叶提香机内,在90℃温度条件下静态干燥2.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零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零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8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枣红茶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矿用低压橡套电缆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