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尺寸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预制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4816.8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0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王润涵;张磊;龙胜亚;王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18 | 分类号: | C03B37/0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弯曲 敏感 光纤 预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预制棒的制备方法,先通过管内法进行掺杂沉积,形成多模光纤芯层,沉积完成后,通过加热炉将沉积管熔缩成实心芯棒,以制得的芯棒为靶棒,通过管外法工艺进行掺杂沉积,分别沉积下陷包层和外包层;或者,用纯石英玻璃外衬管通过管内法工艺进行负掺杂,构成预制棒的下陷包层和外包层;然后将制得的芯棒与沉积好的外套管组合成用于RIT工艺的光纤预制棒,或者将制得的芯棒与掺氟或硼的石英玻璃套管套装组合用SCR工艺将两者熔缩成实心棒,再将该实心棒与大直径外套管组合成用于RIT工艺的光纤预制棒。本发明制得的光纤预制棒不仅外径尺寸大,芯层精度高,而且制作成本低,方法简便灵活,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预制棒的制备方法,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以其低廉的系统成本、合适的带宽和理想的抗弯曲性能,成为短距离高速率传输网络的优质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办公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和存储区域网等领域。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对多模光纤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中国是增长最为迅速的多模光纤市场之一。
近年来,网络传输速率飞速发展,10Gb/s以太网已经成熟运用在很多数据中心、企业网和办公中心。并且,用户对带宽的需求仍在不断上升,40Gb/s和100Gb/s的网络业务将会越来越多。为适应高速以太网的需要,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带宽需要逐步提升。要想得到高带宽,光纤芯层的折射率剖面必须精确地符合预期抛物线形状。现有制备光纤预制棒的方法按照管内和管外大致分为两类:PCVD(Plasma Activated Chemical VaporDeposition)和MCVD(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等属于管内法,化学反应发生在载体衬管的内壁;OVD(Outside Vapor Deposition)和VAD(Vapor Axial Deposition)等属于管外法,化学反应发生在靶棒的外壁。管外法受制于其工艺特点,对折射率剖面的控制精度较低,不适合用于制备需要高精度折射率分布的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芯层;但其沉积效率高,在制备对折射率分布要求相对较低的包层时,具有成本优势。管内法则是往复分层式沉积法,所制备的预制棒由数千层沉积层组成,具有精确的折射率分布,是制备高带宽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较理想的工艺。然而管内法相对于管外法,沉积效率较低,沉积时间较长。因此,如何发明一种光纤制造工艺,既能保证多模光纤良好的带宽和弯曲不敏感性能,又能降低多模光纤成本,成为光纤生产制造企业的一大挑战。
研究表明,将光纤预制棒尺寸做大,是降低其制造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生产数据统计显示,D60mm的预制棒与D40mm的相比,平均拉丝成本节省幅度近一成,拉丝设备运转效率提高约11%。同时,预制棒直径增大,单根预制棒拉丝长度增大,则拉丝时上下棒操作频率降低,从而降低辅助原材料的消耗及人力成本。受到衬管尺寸和应力太大的限制,管内法制得的多模光纤芯棒尺寸很难做大。目前,国际上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预制棒采用PCVD或MCVD工艺商业化生产的先进水平是直径达到49mm。由于多模光纤的芯层掺杂浓度较高,芯径较大,其与纯石英玻璃延长管的界面处容易形成较大应力,带来芯棒在制备过程中断裂的风险。且沉积出的棒径越大,产生的应力就越大,这种断裂风险就越高。受限于此,管内法的预制棒很难再进一步做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48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通风口的后翼子板
- 下一篇:一种大直径石英坩埚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