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沙康唑和雷夫康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5172.4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1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韩卫华;黄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塞恩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08 | 分类号: | C07D24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海峡两***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沙康唑 雷夫康唑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艾沙康唑关键中间体1-(2,5-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CAS No:1157938-97-0)和雷夫康唑关键中间体1-(2,4-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CAS No.86404-63-9)的化学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艾沙康唑和雷夫康唑是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巴塞利亚的专利WO99/45008、WO 2007/062542和WO 03/002498中披露了用于制备艾沙康唑和雷夫康唑的方法。在WO2014/023623中,披露了一种以关键中间体 (其中当R1是氟时,R2是氢,化合物(3)为1-(2,4-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下称中间体1;反之R1是氢时,R2是氟, 化合物(3)为1-(2,5-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下称中间体2)为关键起始原料,与2-卤化锌丙酸酯发生雷福尔马茨基反应,生成非对映体富集的艾沙康唑或雷夫康唑,以简单的反应物和条件,高产率的得到希望的非对映异构体。
中间体1或2的主要合成方法如下:
方法1 :以对(间)二氟苯为起始原料,与氯乙酰氯和路易斯酸(主要是AlCl3)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生成氯代苯乙酮类中间体;然后和1,2,4-三氮唑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方法2:以乙酰基二氟苯为起始原料,与溴代试剂反应生成溴代苯乙酮类中间体;然后和1,2,4-三氮唑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现有的这两种方法都具有较好的收率,因此一直被广泛采用。然而,这两种方法均涉及卤代苯乙酮中间体。而卤代苯乙酮类衍生物是典型的催泪剂,采取这种方法,工作条件恶劣,即使穿戴好防护面具与服装,都很难保证不被催泪;而且该产品生产过程中,周边的反应釜很难进行别的反应;在烘料收料过程中都存在催泪剂导致相应工序条件恶劣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工艺路线,可以避免传统方法所存在的催泪问题,同时又能保证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1-(2,4-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和1-(2,5-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收率且不存在催泪问题,更适于工业化生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1-(2,4-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或1-(2,5-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1)使三氮唑与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氮唑乙酸;
(2)使三氮唑乙酸与草酰氯或者氯化亚砜反应,生成三氮唑乙酰氯盐酸盐;
(3)使三氮唑乙酰氯盐酸盐与间二氟苯或对二氟苯在路易斯酸的作用下,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所述1-(2,4-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或1-(2,5-二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
进一步地,步骤(3)中,路易斯酸可以为无水氯化铝、无水氯化铁或无水氯化锌等。步骤(3)中,可加入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或者不外加溶剂,而以反应物间二氟苯或对二氟苯为溶剂。其中以反应物间二氟苯或对二氟苯为溶剂为优选。
根据本发明,步骤(3)有二种加料方式,一是,先将路易斯酸与间二氟苯或对二氟苯混合后,控制温度0~25℃,优选0~5℃,再滴加三氮唑乙酰氯盐酸盐。二是,将三氮唑乙酰氯盐酸盐与间二氟苯或对二氟苯混合后,控制温度0~25℃,优选0~5℃,分批加入路易斯酸。以第二种为优选。
步骤(3)中,所有物料加完后,控制温度35~60℃进行反应。优选地,控制温度35~45℃进行反应。
优选地,步骤(3)中,所有物料加完后,先自然升温至室温,再加热至35~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塞恩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塞恩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5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