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5386.1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0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周盈科;田小慧;姜婷婷;涂晓峰;卢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45 | 分类号: | C01B25/45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磷酸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过硫酸钾溶于去离子水,制得浓度为0.1~20Kg/m3的溶液Ⅰ;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去离子水,制得浓度为0.01~3Kg/m3的溶液Ⅱ;按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溶液Ⅱ的体积比为1︰20~30,得溶液Ⅲ;按照溶液Ⅰ︰溶液Ⅲ的体积比为0.1~0.2︰1,制得模板剂;将锂盐溶于去离子水,得到浓度为5~50mol/L的溶液Ⅳ;按照锂盐︰铁盐︰磷酸盐的物质的量比为1︰1︰1,得溶液Ⅴ;将25~67wt%的模板剂加入溶液Ⅴ,液氮冷冻处理,干燥;干燥后的产物在保护气氛下烧结,得到多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操作方便和适于工业化生产,其制品孔隙结构可调控、扩散性能好和电化学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工作电压高、容量大、自放电小、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重量轻和体积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到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和数码相机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在锂离子电池的组成中,正极材料对其电化学性能、安全性能乃至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热稳定性好、安全可靠、环保、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等优点,同时Fe的资源储量丰富,价格低廉,而且无毒,因此,磷酸铁锂(LiFePO4)被誉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尽管LiFePO4正极材料较其他正极材料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两个主要缺点:①材料的本征电导率很低,不利于可逆反应,特别是高倍率放电的进行;②Li+的扩散速度慢。二者导致高倍率放电性能差,可逆比容量低,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目前LiFePO4正极材料改性方法主要有碳包覆、锂位和铁位的金属阳离子掺杂、制备纳米级或多孔正极材料等。其中,纳米级LiFePO4正极材料具有可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比表面积高和导电性能好等优点,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但存在颗粒小、振实密度低、体积容量密度低和涂片过程中易团聚等缺点。由纳米LiFePO4小颗粒组成的多孔正极材料克服了纳米材料的缺点,同时具有孔隙大小与形貌可控、涂片工艺简单等优点,可满足动力锂离子电池大倍率、快速充放电的使用要求,在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葛静,张沛龙,郝国建,等.多孔LiFePO4正极材料制备与研究进展[J].新材料产业 ,2013(3):45~50]。
目前,多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和胶晶模板法。其中,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多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形状不规则,材料颗粒间存在较大的孔隙,容易产生严重的团聚与架桥现象,从而导致多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放电过程中发生脱锂不彻底的问题,此外,该工艺不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产品的一致性比较差。而胶晶模板法制备的多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如“一种制备多孔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CN101383409 A)专利技术,该技术虽然制备的材料的孔隙规则排列,但该工艺需要预先制备出胶晶模板,工艺比较复杂,较难以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和适于工业化生产的多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多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孔隙结构可调控、有较好的扩散性和能提高电化学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溶液浓度为0.1~20Kg/m3,将过硫酸钾溶于去离子水,搅拌1~2小时,得溶液Ⅰ。
2)按溶液浓度为0.01~3Kg/m3,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去离子水,搅拌0.5~1小时,得溶液Ⅱ。然后按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溶液Ⅱ的体积比为1︰20~30,向溶液Ⅱ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搅拌1~2小时,得溶液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5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