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胺基取代的三唑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5852.6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0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芝;周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9/06 | 分类号: | C07D249/06;C07D409/04;C07D24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张勋斌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胺基 取代 衍生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铜催化剂在有机碱作用下催化炔、叠氮化合物和2H-氮丙啶化合物合成胺基取代的1,2,3-三唑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唑是一类重要的氮杂环结构,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抗结核病等。此外,三唑衍生物还可用作生物探针、光稳定剂、染料、腐蚀抑制剂等。由于三唑类化合物在生物医药、染料、农业上的广泛用途,开发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合成1,2,3-三唑化合物的方法包括铜盐催化叠氮物与芳基乙炔的“点击反应”(1)C.W.TornΦe,C.Christensen,M.Meldal,J.Org.Chem.2002,67,3057-3064;2)V.V.Rostovtsev,.G.Green,V.V.Fokin,K.B.Sharpless,Angew.Chem.Int.Ed.2002,41,2596-2599;3)A.E.Speers,G.C.Adam,B.F.Cravatt,J.Am.Chem.Soc.2003,125,4686-4687;4)L.Zhang,X.Chen,P.Xue,H.H.Y.Sun,I.D.Williams,K.B.Sharpless,V.V.Fokin,G.Jia,J.Am.Chem.Soc.2005,127,15998-15999.);有机胺催化的酮与叠氮物的3+2环加成反应(D.B.Ramachary,A.B.Shashank,S.Karthik,Angew.Chem.Int.Ed.2014,53,10420-10424);硝基烯烃与叠氮物的3+2环加成-消除反应(J.Thomas,J.John,N.Parekh,W.Dehaen,Angew.Chem.Int.Ed.2014,53,10155-10159)。上述方法用于合成1、4-双烷基(或芳基)取代或1、4、5-三烷基(或芳基)取代的1,2,3-三唑化合物。
目前合成5-胺基取代的1,2,3-三唑化合物的方法有:1、钌催化的胺基炔与芳基叠氮的3+2环加成反应(Brant C.Boren,Sridhar Narayan,Lars K.Rasmussen,Li Zhang,Haitao Zhao,Zhenyang Lin,Guochen Jia and Valery V.Fokin,J.Am.Chem.Soc.2008,130,8923-8930.);2、芳基叠氮与芳基乙腈在碱性条件下缩合制得5-胺基三唑,再用卤代烃进行烷基化制得5-胺基取代的1,2,3-三唑(Junrui Lu,Qian Zhao,CN 1021991282011);3、N,N-缩醛环烯酮与甲基叠氮在0-5℃下反应3天制得5-甲胺基取代的1,2,3-三唑(Helmut Quast,Manfred Ach,ThomasDieter Regnat,Synthesis 2006,12,1943-1945.)。铜催化的多组分一锅法合成5-胺基取代的1,2,3-三唑衍生物的方法尚未有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催化的在有机碱作用下由炔、叠氮化合物和2H-氮丙啶三组分一锅法反应合成1,2,3-三唑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合成方法简单。
一种制备胺基取代的三唑衍生物的方法,包括:
在有机溶剂中,炔、叠氮化合物和2H-氮丙啶化合物在有机碱和铜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一锅法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后处理得到所述的三唑衍生物;
所述的三唑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
所述的炔的结构如式(Ⅱ)所示:
所述的叠氮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II)所示:
R2-N3(III)
所述的2H-氮丙啶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V)所示:
式(I)~(IV)中,R1为C1~C12链烷基、C3~C6环烷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芳基;
所述的芳基上的取代基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酰基、卤素或氨基;
R2为对甲苯磺酰基、苯基、苄基或苯乙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5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