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型聚酯浆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2900.4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华;周重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山特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30 | 分类号: | C08J9/30;C08G63/688;C08L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403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聚酯 浆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溶性聚酯浆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泡型聚酯浆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PET)产品通常的生产工艺中,通过抽真空排除系统内富余乙二醇,以达到提高分子量,达到缩合聚合的目的,聚合结束后,压出冷却成颗粒或块状,聚合物致密,也有利于产品在后续的熔融生产中,方便压实物料,生产出合格的聚酯产品(包括化纤,片材,膜材等等)。聚酯浆料的生产,沿用了通常聚酯的生产工艺,产品致密,这样的产品,并不利于溶解,而且,在破碎工序,由于产品致密,强度较大,增大了破碎难度,消耗了大量能源。
在其它材料的生产、应用过程中,有发泡处理工艺,以满足不同的产品要求,如:中国专利:CN201110192218.8,一种发泡用聚酯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201110259267.9,一种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的制备。现有技术中发泡聚酯如上所述,用途与本专利目的不同,并且实施方法比较复杂。
现有技术中聚酯浆料如上所述,缺点非常明显:(1)粉碎工序经常损坏刀具;(2)溶解化浆工序,耗费大量蒸汽,化浆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发泡型聚酯浆料的制备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发泡处理,可降低破碎能耗;发泡聚酯浆料,增大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了产品与溶剂水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产品溶解。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发泡型聚酯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回收聚酯、分别占该回收聚酯重量份5~10%的乙二醇、10~20%的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或其衍生物、3~15%的间苯二甲酸、0.03~0.15%的缩聚催化剂Sb2O3混合并一同投入到预熔釜内,静态常压升温,此过程反应釜分馏柱顶温开始阶段控制在130℃以下,当反应内温达到235℃±5℃,物料完全熔融,馏出水分和/或甲醇达到理论馏出量的90~100%时,再升高内温到250-260℃,蒸馏出多余的乙二醇;
(2)以上预熔反应结束后,将物料导入终聚釜,自235℃开始逐步提高釜内温度,当内温达到265℃时停止加热,在升温的同时,缓慢逐步提高釜内真空度并最终达到133Pa以内,釜温达到275±2℃,搅拌功率10KW条件下聚合,进而得到水溶性聚酯浆料熔体;
(3)停止抽真空,用高纯氮气对聚合釜进行解除真空并充压到0.1~0.2MPa,在此压力下保持搅拌5-10分钟,搅拌停止后,打开底阀,将聚合物放出到料槽里冷却成发泡的熔体料块;
(4)自然冷却后,使熔体料块变成封闭型发泡材料;
(5)用强力粉碎机将发泡料块破碎成粉末状后,进行检验、计量、包装。
本产品在上浆前,用95~98℃的自来水在搅拌的作用下完全溶解,溶解度在6%~25%之间,根据不同的产品,浓度略有差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1)步骤中反应釜分馏柱顶温开始阶段控制在105℃±3℃之间。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3)步骤中高纯氮气是从聚合釜顶部通入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5)步骤中用强力粉碎机将发泡料块破碎成直径小于3mm的颗粒状,外观为淡黄色到乳白色,颗粒堆积密度0.82-0.84。
缩合聚合的反应条件之一是高真空状态下,将体系内多余的易挥发组份如乙二醇排出熔体内,达到提高聚合度的目的。反应结束后,物料的粘度非常大,往往可达到几万甚至十几万mPa.S,此时,搅拌浆叶的后面,往往会形成较深的漩涡。此时,充入氮气,在搅拌的作用下,氮气会随着搅拌漩涡埋入粘稠的物料内,最终被包裹在熔体内。物料压出冷却后,仍然存在物料内,形成一个个封闭的空腔。物料破碎后,空腔随之大部分破裂,在物料表面形成坑坑凹凹的褶皱状表面形貌,这样的形貌增大了物料的比表面积。固体物质的溶解首先是固体物质向液体内的扩散,无疑的是,增大固液的接触面积,可加速固体物质的扩散速度,从而有助于固体物质的溶解。
本发明在生产水性聚酯浆料过程中,采用简单的设备,在聚合结束时,通过充氮气的方式,使熔体内部形成细小气包,由于熔体成膜性较好,粘度较大,压出后,大量气体仍然留存在物料内部,形成多个气囊,没有破碎时,是封闭型发泡材料。这种材料破碎时,膜壁相对较薄,很容易破碎,最终形成半开放型发泡材料。该材料与传统聚酯相比,比表面积增大约5倍左右。本材料属于亲水性材料,与水的润湿角很小,因此,在下游溶解工序,水很容易浸润在材料微孔内,随着水温度的升高,加快了材料的溶解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山特莱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山特莱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2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