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的优选方法及基本群的形态模型的获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4887.6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2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铮;任夙艺;袁向阳;富裕;李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106 | 代理人: | 周震海 |
地址: | 316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本 对虾 野生 亲本 优选 方法 基本 形态 模型 获得 | ||
1.一种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亲本的采购:选取体表光洁、甲壳透亮、体色艳丽、附肢完整、无病无伤、反应敏捷、逆水性强,体长大于等于16cm的日本囊对虾形态变异Ⅰ型;
(2)亲本体型的优选:将步骤(1)选取的体型符合方程0.018X1+0.228X2-0.217X3+0.129X4-0.152X6+0.003X9+0.412 X10-0.371X12+0.100X13-8.221=0的日本囊对虾活虾选入日本囊对虾野生亲本基础群,并经消毒处理后,暂养于水池中,其中X1为体长(mm)、X2为头胸甲长(mm)、X3为胸宽(mm)、X4为胸高(mm)、X6为第二腹节宽(mm)、X9为尾节宽(mm)、X10为尾节高(mm)、X12为眼窝距(mm)、X13为额剑长(mm);
(3)日本囊对虾野生亲本的人工培育;
(4)日本囊对虾野生亲本的遴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水池池底铺厚度为10-20cm的细沙,粒径为0.3-0.5mm,池顶遮光,光照控制在100lx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日本囊对虾野生亲本基础群为雄雌比例为1: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日本囊对虾野生亲本的人工培育包括以下步骤:在水池中培育步骤(2)优选的日本囊对虾野生亲本基础群,培养期间投喂鲜活的沙蚕和贝肉,投喂前应对鲜活的沙蚕和贝肉进行彻底消毒,投饵后2h清除残饵,每隔15d 转池一次,并用80ppm-120ppm的漂白粉或10ppm-20ppm高锰酸钾溶液对沙堆及池壁进行消毒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日本囊对虾野生亲本基础群蓄养密度为5尾/平方米-10尾/平方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水池的养殖水深为1.0 m -1.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日本囊对虾野生亲本的遴选包括以下步骤:从步骤(3)经人工培育的日本囊对虾野生亲本基础群中选取性腺发育良好的雌虾作为优选的人工育苗用亲本。
8.一种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基本群的形态模型的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日本囊对虾露天越冬养成群体体重估算方程1:Y1=0.180X1+0.228X2+0.129X4+0.287X6+0.330X9+0.412X10-0.371X12-20.677,式中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指数为体重与体长间的比值,具体为0.955; (2)日本囊对虾露天越冬养成群体肉重估算方程2:Y2=0.127X1+0.253X6-0.276X12-9.972,式中形态性状对肉重的相关指数为肉重与体长的立方间的比值,具体为0.907; (3)日本囊对虾海捕野生群体体重估算方程3:Y1=0.152X1+0.217X3+0.439X6+0.327X9-0.100X13-12.456,式中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指数为体重与体长间的比值,具体为0.944; (4)日本囊对虾海捕野生群体肉重估算方程4:Y2=0.129X2+0.155X3+0.17X6+0.184X11-0.078X14-4.267,式中形态性状对肉重的相关指数为肉重与体长的立方间的比值,具体为0.837; (5)令方程1和方程4中的Y1和Y2相等,即得所述的日本囊对虾秋苗优质野生亲本选择基本群的形态模型方程5为:0.018X1+0.228X2-0.217X3+0.129X4-0.152X6+0.003X9+0.412X10-0.371X12+0.100X13-8.221=0;
其中X1为体长(mm)、X2为头胸甲长(mm)、X3为胸宽(mm)、X4为胸高(mm)、X6为第二腹节宽(mm)、X9尾节宽(mm)、X10为尾节高(mm)、X12为眼窝距(mm)、X13为额剑长(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48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