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镁合金管道的脱脂方法及其脱脂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6552.8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4 | 分类号: | C23G3/04;C23G1/12;C23G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邢贤冬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管道 脱脂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铝镁合金管道的脱脂方法及其脱脂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化肥和炼钢等行业广泛使用的空分装置,其核心部分是高62米的冷箱。正常运行时,箱内温度为-30~-40℃,但在漏液情况下能达到-190℃。冷箱内的设备、管道材料以LF2、LF4两种铝镁合金材质为主,铝镁合金管道多达6227米,且管线分布密集、纵横交错、安装高度高,施工完成后用珠光砂满填保冷。铝镁合金管道的施工质量对冷箱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而铝镁合金管道的脱脂是重要的施工工序,常规的脱脂采用三氯乙烯或四氯乙烯溶剂浸泡,这种方法成本高,溶剂易燃易爆且毒性和挥发性大,对环境和操作人员产生危害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镁合金管道的脱脂方法及其脱脂设备,解决石油化工、化肥和炼钢等行业广泛使用的空分装置中的铝镁合金管道脱脂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铝镁合金管道的脱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脱脂设备中的NaOH溶液槽和HNO3溶液槽中分别配制重量百分比浓度12~18%的NaOH溶液、重量百分比浓度25~33%的HNO3溶液,往脱脂设备中的水槽注入清水;
步骤(2)、擦净铝镁合金管道外表的油污和脏物,将管道放入NaOH溶液槽中浸泡12~18分钟进行脱脂;
步骤(3)、从NaOH溶液槽吊出铝镁合金管道,放进水槽进行水冲洗;
步骤(4)、从水槽把铝镁合金管道吊进HNO3溶液槽中浸泡2~5分钟进行钝化;
步骤(5)、从HNO3溶液槽吊出铝镁合金管道,放进水槽进行水冲洗;
步骤(6)、对铝镁合金管道进行脱脂质量检查,合格后,干燥、封口。
步骤(1)中,所述的NaOH溶液优选为重量百分比浓度15%的NaOH溶液;所述的HNO3溶液优选为重量百分比浓度30%的HNO3溶液。
配制NaOH溶液的方法:NaOH溶液槽内先放水,液面到槽顶留30cm,加入NaOH,边加边搅拌,配置得到12~18%的NaOH溶液。
配制HNO3溶液的方法:HNO3溶液槽内先放水,液面到槽顶留30cm,加入68%HNO3溶液,边加边搅拌,配置得到25~33%的HNO3溶液。
步骤(2)中,铝镁合金管道优选在NaOH溶液槽中浸泡15分钟进行脱脂。
步骤(3)中,对脱脂后的铝镁合金管道进行反复水冲洗,水冲洗过程中对衬圈、垫板部位反复冲洗,不得残留NaOH,用pH试纸检查管道各部位的水清洗效果。
步骤(4)中,铝镁合金管道优选在HNO3溶液槽中浸泡2分钟进行钝化。
步骤(5)中,对钝化后的铝镁合金管道进行反复水冲洗,水冲洗过程中对衬圈、垫板部位反复冲洗,不得残留钝化物,用pH试纸检查管道各部位的水清洗效果。
步骤(6)中,铝镁合金管道脱脂质量检查的方法为:用波长为3200A~3800A的紫外线照射铝镁合金管道表面,无紫蓝色荧光为合格;或采用洁净干燥的白滤纸擦拭铝镁合金管道表面,白滤纸上无油脂痕迹为合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铝镁合金管道的脱脂设备,它包括NaOH溶液槽1、水槽2和HNO3溶液槽3,所述的NaOH溶液槽1、水槽2和HNO3溶液槽3依次等间距排列;所述的NaOH溶液槽1的底部设有NaOH溶液排放管4,所述的NaOH溶液排放管4接2个不锈钢球阀;所述的水槽2的上部两侧分别设有溢流管5,水槽2内部涂布环氧树脂涂料层;所述的HNO3溶液槽3的底部设有HNO3溶液排放管6,所述的HNO3溶液排放管6接2个不锈钢球阀。
所述的NaOH溶液槽1、水槽2和HNO3溶液槽3均为长8米、宽1.6米、高1.6米的槽。NaOH溶液槽1、水槽2和HNO3溶液槽3需要充水检漏;清水槽检漏合格后整体除绣再涂环氧树脂涂料2遍。
所述的NaOH溶液槽1、水槽2和HNO3溶液槽3依次等间距1.5米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65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